新生代农民工的蚁族困境及法律对策分析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占江;李长健;;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J];求实;2006年01期
2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传贵,卢晓慧;当前我国城市社群隔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2 张晓雯;;农民工维权立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吕柯;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4 江立华;农民工的权利缺失与维权机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曾建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劳动力流动趋势[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6 李伟东;;消费、娱乐和社会参与——从日常行为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7 符平;;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J];调研世界;2006年09期
8 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J];调研世界;2007年06期
9 林修果,谢秋运;“城归”精英与村庄政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傅慧芳;;青年农民工价值观的矛盾透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李光宇;农民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4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继平;军队现代化与军人身份认同的矛盾与调适[D];吉林大学;2007年
9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健松;变迁中的乡村生活[D];湖南大学;2002年
2 钟力;我国小城镇住区生活场所的建构[D];湖南大学;2002年
3 张惊雷;繁荣背后的优思[D];湘潭大学;2002年
4 赵波;昆明市流动人口空间结构及管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业苗;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及其主导价值观的构建[D];河海大学;2003年
6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7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吕柯;“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杨君勇;农民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东;对北京外来工的权利保护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郭羽;社区组织体制中居民自治的国际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朱力;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5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6 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7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8 朱力;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张志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J];求实;2007年01期
10 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3 晋婧;肖灿;;企业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激励机制浅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3期
4 王宏;康彩霞;;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9期
5 万志玲;向平;;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途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6 李晓阳;;“落叶难以归根”——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问题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09期
7 崔玉丽;;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诉求与回应[J];特区经济;2010年09期
8 张永敏;;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逐步融入城镇[J];经济导刊;2010年10期
9 刘丁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10 杨梅;;基于价值观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宝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孟渊博;新一轮“民工荒”的理论解释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82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8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