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终局裁决制度的检讨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9-08-27 10:24
【摘要】: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定了终局裁决制度,但是该法所确定的终局裁决制度只是对于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来说并没有终局,即对于该法所确定的终局裁决,劳动者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该制度被有些学者称之为"有限终局"。〔1〕学术界与司法实务部门普遍对这种"有限终局"裁决制度发出了众多非难的声音。不过目前对该制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问答(一)[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8年07期

2 ;政策法规[J];工会博览;2008年02期

3 谢新伟;葛春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案例解读[J];高校后勤研究;2009年01期

4 刘大卫;;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举证责任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4期

5 邹杨;;看得见的公正程序——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系列之一[J];东北之窗;2008年Z1期

6 章法;;一纸“终局裁决”终结单位起诉[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3期

7 ;处理劳动争议 更快捷更方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J];司法业务文选;2008年01期

8 ;学习宣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③[J];四川劳动保障;2008年07期

9 孙瑞玺;高月明;;对劳动争议一裁终局及除外规定的理解[J];中国劳动;2008年08期

10 宋香花;;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3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4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璐;;人才派遣制研究[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6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顾金林;;简言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10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持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g?传智;劳动者的春天[N];安康日报;2008年

2 李蕾;劳动仲裁六大新亮点[N];解放日报;2008年

3 尚新民;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N];开封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陈张书;打“劳动官司”不再收钱[N];湖南经济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陆飞;和谐劳动新时代[N];安庆日报;2008年

6 发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特约撰稿 洪桂彬;延长申请时效 缩短审理期限[N];人才市场报;2008年

8 朱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N];法制日报;2008年

9 林晓洁;新法实施 定纷止争促和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10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育革;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赵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寇丽;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侯登华;仲裁协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旗坤;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张圣翠;国际商事仲裁强行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刘志刚;基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高校品牌价值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广文;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陈静;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的法律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3 张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王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惠微;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7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9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529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6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