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7-03-31 20:0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争议协商处理法律制度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屏障。在劳动争议发生之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对话、商谈最终实现解决争议的目的。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之一,对解决纠纷具有一定法律意义。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中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良好的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有效的解决劳动纠纷,保障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仲裁庭和人民法院的办案压力,使其能把更多的资源转移到重要案件的审理上。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存在大量阻碍这一制度发挥作用的问题,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地位的严重失衡;协、调、裁、审之间成本利益分配不合理等,使得当前协商程序的作用没能很好的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有关调研结果和相关国外实践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比较,以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就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概念、特点、现状、失灵的原因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探析。希望通过对此专题的研究能够引起人们对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高度重视,从而为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劳动争议 协商 工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13-15
  • 1.3.1 课题研究内容13-14
  • 1.3.2 课题研究目标14-15
  • 第2章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概述15-24
  • 2.1 通说中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概念及特点15-19
  • 2.1.1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概念15-16
  • 2.1.2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特点16-19
  • 2.2 国外有关劳动争议协商处理模式19-22
  • 2.3 本文对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界定22-24
  • 第3章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现状及失灵原因24-34
  • 3.1 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现状24-28
  • 3.1.1 我国个体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现状25-26
  • 3.1.2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现状26-28
  • 3.2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失灵的原因28-34
  • 3.2.1 协、调、裁、审成本效益不合理28-31
  • 3.2.2 个体劳动争议中缺乏提供信息和法律咨询的部门31-32
  • 3.2.3 集体劳动争议中工会职能错位32-34
  • 第4章 对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完善的构想34-39
  • 4.1 调整协、调、裁、审的成本和利益34-35
  • 4.2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信息和法律咨询35-37
  • 4.3 工会履行其法定职能37-39
  • 第5章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德强;;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协商和调解制度的调查报告[J];法律适用;2011年07期

2 张荣芳;美国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及其借鉴[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3 谷小英;;关于我国劳动法对低阶劳动者保护现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年21期

4 夏群佩,王新平;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J];中国劳动;2004年09期

5 赵雅丽;;论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的内涵及作用[J];天府新论;2008年S2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80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