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21:07
本文关键词: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我国劳动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通过吸收和借鉴他国的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日本是较早进行劳动立法的国家之一,其解雇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民法典关于雇用合同解除制度的相关规定。除民法中的规定之外,《劳动基准法》等成文法也对解雇的期限、预告、限制事由等进行了规定。企业与劳动者、工会还可以在就业规则或集体合同中就解雇的相关内容进行约定。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度及企业终身雇用观念对限制企业的解雇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法律制度上来看,当时的日本还是一个采解雇自由原则的国家。20世经六七十年代日本劳动法理论界在经过了关于“解雇自由”的论争之后,最终确立了“解雇权滥用”的学说。判例法上,最高法院在“日本食盐制造事件”和“高知放送事件”的判例中正式确立了解雇权滥用的法理,之后又在“东芝柳町工场事件”和“日立医疗事件”的判例中将该法理的适用范围从无期劳动合同扩大到了有期劳动合同。围绕着经济性裁员,日本地方法院在总结以往的判例基础上,在“大村野上事件”和“东洋酸素事件”等系列判例的基础上确立了“整理解雇法理”,企业在裁减人员的时候要受到:“裁员的必要性、努力回避解雇的义务、被解雇人选的合理性,程序的妥当性”等四个要件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用人单位的整理解雇权,进一步保护了劳动者的人身权和生存权。2003年《劳动基准法》修改时解雇权滥用法理最终被写入该法,标志着解雇的一般限制性规定在成文法中的正式确立,日本完成了从解雇自由的国家到解雇限制的国家蜕变,日本劳动法的解雇规定日趋完善。近些年,我国用人单位滥用解雇权的现象十分地严重,因此中国的劳动法也可以通过引入“解雇权滥用法理”来对完善对解雇的规定。在判断企业是否可以行使裁员权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性裁员制度在对用人单位是否充分尽到努力回避解雇的义务以及被解雇人选是否具有合理性等问题上的规定还很少,而日本整理解雇法理确立的判断要件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解雇 日本劳动法 解雇权滥用法理 整理解雇法理 经济性裁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31.3;DD912.5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引言13-14
- 第一章 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概述14-24
- 第一节 解雇的概念及分类14-17
- 一、解雇的概念14-16
- 二、解雇的分类16-17
- 第二节 解雇法理的几种学说17-19
- 一、解雇自由说17-18
- 二、正当事由说18-19
- 三、解雇权滥用说19
- 第三节 日本雇用体系对解雇制度的影响19-24
- 一、日本雇用体系的内容19-20
- 二、日本雇用体系形成的条件20-22
- 三、雇用体系对解雇制度的影响22-24
- 第二章 实体法对解雇制度的规定24-32
- 第一节 民法典中的规定24-25
- 第二节 劳动实体法中的规定25-29
- 一、解雇的禁止期间26-27
- 二、解雇预告制度27-28
- 三、限制解雇事由的规定28-29
- 第三节 集体合同和就业规则中的规定29-32
- 一、就业规则中的解雇规定29-30
- 二、集体合同中的解雇规定30-32
- 第三章 解雇的判例法理(一)──解雇权滥用法理32-46
- 第一节 解雇权滥用法理在判例中的确立32-34
- 一、日本食盐制造事件32-33
- 二、高知放送事件33-34
- 三、判例所确立的法理34
- 第二节 解雇权滥用法理的类推适用34-37
- 一、东芝柳町工场事件35-36
- 二、日立医疗事件36
- 三、类推适用的判断要素36-37
- 第三节 解雇权滥用法理在成文法中的确立37-39
- 一、解雇规则的立法论37-38
- 二、解雇权滥用法理的法定化38-39
- 第四节 解雇权滥用规制的内容39-46
- 一、解雇的合理理由39-42
- 二、解雇的程序42-43
- 三、解雇无效的效果43-46
- 第四章 解雇的判例法理(二)──整理解雇法理46-59
- 第一节 整理解雇的定义及特征46-47
- 第二节 整理解雇法理的形成47-52
- 一、大村野上事件48-49
- 二、东洋酸素事件49-51
- 三、判例所确立的法理51-52
- 第三节 整理解雇效力的判断标准52-56
- 一、人员裁减的必要性52-53
- 二、努力回避解雇的义务53-54
- 三、人选的合理性54-55
- 四、解雇程序的妥当性55-56
- 第四节 整理解雇法理的最近动向56-59
- 一、“要件说”向“要素说”的转变56-57
- 二、各要件(要素)的判例动向57-59
- 第五章 对日本解雇制度的评价及借鉴59-70
- 第一节 对日本解雇制度的评价59-64
- 一、其它国家的解雇制度考察59-62
- 二、对日本解雇法制的评价及展望62-64
- 第二节 对我国解雇制度的启示64-70
- 一、解雇权滥用法理的启示64-65
- 二、整理解雇法理对我国的启示65-69
- 三、其它方面的启示69-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7
- 致谢77-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8-7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晨曦;余松林;;反思与重构:劳资协商在我国企业经济性裁员中的法律完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慧虹;用人单位违法解雇的赔偿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8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