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重庆市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03 19:09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民工作为城乡二元结构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产物,这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汇入了中国新产业工人阶层。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然而,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农民工群体的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逐渐凸显。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农民工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的关键,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又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下所造成的割裂,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去弥合,而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尝试,找到一条适合国情也适合这个群体的出路。 本文选取了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工伤保险进行论述。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政府的统计数据对重庆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工伤保险覆盖率,预防和康复机制的缺失,工伤救济配套机制以及缴费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北京、上海、深圳在工伤保险制度方面的探索成果,结合重庆实际,认为重庆的工伤保险制度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是提升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率。通过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加入,政府加强行政职能,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农民工自我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工伤保险在农民工群体的全面覆盖。 其次是建立成熟的工伤保险机制,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环节。针对当前预防和康复环节缺位的现状,首先要完善预防和康复的法规政策,其次要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同时在费率设计上引入激励机制,从而使工伤的预防和康复真正发挥作用。 再次是完善工伤救济的配套机制。针对农民工群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在用人单位逃避参保的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进行先行垫付之后再对企业追偿,同时,通过赋予法院的工伤认定权限,简化维权的程序,降低农民工的维权成本,政府主导为农民工建立专业的维权组织机构,从而使遭受了工伤的农民工,能及时的获得工伤补偿。 最后,在缴费机制上,除了现行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机制,再引入正负激励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参保积极性。在征缴模式上,结合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大的群体特征,考量保险制度的续接性,同时针对建筑、采掘等高风险行业,设计灵活的征缴方式。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 现状 改革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5;F842.6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6
  • 一、重庆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现状分析16-24
  • (一) 重庆农民工基本现状分析16-18
  • 1. 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17
  • 2. 学历情况17
  • 3. 就业情况分析17-18
  • (二) 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状况分析18-20
  • (三) 重庆市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20-24
  • 1. 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较低20-21
  • 2. 农民工工伤保险缺乏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机制21-23
  • 3. 农民工工伤保险救济的配套机制不完善23-24
  • 4. 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机制存在不合理24
  • 二、我国一些城市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上的积极探索24-29
  • (一) 北京模式25
  • 1. 覆盖范围25
  • 2. 缴费机制25
  • 3. 待遇支付25
  • 4. 保险方式及管理机构25
  • (二) 上海模式25-27
  • 1. 覆盖范围26
  • 2. 缴费机制26
  • 3. 待遇支付26
  • 4. 保险方式及管理机构26-27
  • (三) 深圳模式27-28
  • 1. 覆盖范围27
  • 2. 缴费机制27
  • 3. 待遇支付27
  • 4. 保险方式及管理机构27-28
  • (四) 三种模式对比分析及借鉴意义28-29
  • 三、重庆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构想29-35
  • (一)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对重庆发展的重要意义29-30
  • 1. 切实保障劳动力,分散企业风险,确保城乡统筹稳步推进30
  • 2. 体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确保城乡统筹稳步推进30
  • (二) 改革重庆市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具体举措30-35
  • 1. 基本原则30-31
  • 2. 具体措施31-35
  • 重庆市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问卷35-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渝琳;王志珏;;激励相容约束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设计与实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2 赵恒新;;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曹树刚,熊廷伟,李鹏;重庆市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的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2期

4 王华;唐开元;;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及维权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5 倪慧;;社会法理念下的工伤保险法律适用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6 杨琳华;;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7 王超;吴芳芳;;城镇化视野下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J];科学决策;2009年07期

8 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J];中国劳动;2005年05期

9 吴丽萍;;农民工工伤保险中的政府责任[J];兰州学刊;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小兰;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钟巍;我国工伤预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果婧;中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4 徐海翔;我国农民工工伤救济制度初探[D];同济大学;2008年

5 王芳;山西省农民工工伤保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民工工伤保险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43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