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者忠实义务法定化的学理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9 19:55
  劳动者忠实义务的存在和价值虽在我国劳动法学界早已达成共识,但我国劳动立法却一直未予以回应,从而导致实践中劳动者忠实义务意识淡化怪象频出。劳动者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不仅包含以"诚实信用原则"和"劳动关系人身属性"为主要内容的法理基础,还包括以"传统忠义文化"以及"经济人理性思维"为主的伦理基础。劳动者应内在树立善良忠诚的主观心理,外在践行忠实诚信的客观行为,最终实现劳资共赢的利益结果乃劳动者忠实义务所追求之价值目标。劳动者忠实义务的内容分为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大类型,并在各自项下再分为外在义务和内在义务两个方面。劳动者忠实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补充性、限制性以及修正性三大功能。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
二、劳动者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一)法理基础:诚实信用原则和劳动关系人身属性
    (二)伦理基础:文化伦理和经济伦理
        1. 文化伦理:传统忠义文化的历史传承
        2. 经济[14]伦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理性思维
三、劳动者忠实义务的内涵
    (一)学界诸论及评析
    (二)劳动者忠实义务的价值目标
    (三)劳动者忠实义务的内容
四、劳动者忠实义务的法律功能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护“吹哨人”的劳动法分析——基于德国司法经验的考察[J]. 王倩.  当代法学. 2016(05)
[2]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法适用的类型化[J]. 饶志静.  北方法学. 2016(03)
[3]约定竞业限制的性质判定与效力分析[J]. 秦国荣.  法商研究. 2015(06)
[4]劳资伦理:劳动法治运行的价值判断与秩序维护[J]. 秦国荣.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7)
[5]劳动者忠实义务论[J]. 许建宇.  清华法学. 2014(06)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J]. 冯彦君.  当代法学. 2013(03)



本文编号:3715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715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