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报复性解雇:一个劳动法概念的解构

发布时间:2024-05-27 03:46
  对"报复性解雇"的概念解构需遵从"内涵认知——边界识别——‘报复性’解析"的逻辑进路。首先,通过司法、学理、立法的三维透视,可将报复性解雇的内涵界定为雇主因行使某项基本权利的行为(雇员的该行为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而惹怒雇主,导致雇主产生报复的心理,以表面上符合劳动法上合法解雇的理由为借口而作出解雇。其次,通过三层次分辨,可识别报复性解雇的边界,即报复性解雇与惩戒解雇的界限泾渭分明,它不一定属于违法解雇,但一定属于不当解雇。最后,报复性解雇的本质并非在于"报复性"而是该行为所侵害的法益,故对报复性解雇中"报复性"的解析,可分为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导论
2 报复性解雇的认知:从三维透视到界定
    2.1 报复性解雇认知之工具:司法、学理、立法的三维透视
        2.1.1 司法
        2.1.2 学理
        2.1.3 立法
    2.2 报复性解雇认知之归宿:内涵界定
3 报复性解雇的识别:三层次分辨
    3.1 初次分辨:报复性解雇与惩戒解雇的识别
    3.2 再次分辨:报复性解雇与违法解雇的识别
    3.3 三次分辨:报复性解雇与不当解雇的识别
4 报复性解雇中“报复性”的解析:前提与模式
    4.1“报复性”解析之前提:报复性解雇的本质追踪
    4.2“报复性”解析之模式: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4.2.1 显性模式
        4.2.2 隐性模式
5 结语



本文编号:398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98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