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
发布时间:2017-06-19 04:05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从“倾斜立法,保护弱者”的观念出发,运用历史考察、比较研究和规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探讨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特有特征:倾斜性特征和(可能)重合性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了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分类——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劳动者的违约责任与违反主给付义务的违约责任、违反附随义务的违约责任。第三部分研究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着重论述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此特点体现在过错要件中,一般说来,劳动者违约时,应采过错责任原则;用人单位违约时,应采无过错违约原则。第四部分为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根据违约的严重程度,其形式分为浅层次违约责任、中等程度违约责任和严重程度违约责任。
【关键词】:劳动合同 违约责任 倾斜性 劳动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12.5;D913
【目录】:
- 引言8-10
- 一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点10-20
- (一)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概念分析10-11
- (二)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特征11-20
- 1 、 一般特征11-13
- 2 、 特有特征13-20
- 2.1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是倾斜性的法律责任13-17
- 2.2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是可能具有重合性的法律责任17-20
- 二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分类20-24
- (一) 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劳动者的违约责任21-23
- (二) 违反主给付义务的违约责任、违反附随义务的违约责任23-24
- 三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24-28
- (一) 违约行为24-26
- (二) 过错问题26-28
- 四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28-41
- (一) 浅层次的违约责任29-38
- (二) 中等程度的违约责任38-39
- (三) 严重程度的违约责任39-41
- 五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艳春;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之比较及启示[J];当代法学;2002年05期
2 董保华;劳动合同的再认识[J];法学;2000年05期
3 张渊;劳动合同无效制度研究[J];法学;2003年02期
4 于敏;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补救之研究[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5 石美遐;关于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劳动;2000年04期
6 喻术红;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和赔偿责任[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傅静坤;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8 李坤刚;关于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两个问题的探讨[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9 沈同仙;中外集体合同制度的比较和评析[J];中国法学;199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6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