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12:21
本文关键词: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已确定为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不协调是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日益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制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负面作用显现和制度的不完善,使劳动关系矛盾逐渐凸显。劳动关系的不协调,经常会引发群体性、突发性用人单位内部矛盾,甚至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因此,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协调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需要。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之一,它是通过集体谈判以签订集体合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协调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之一,它发挥着其他劳动法律制度无法发挥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对集体合同制度的研究,是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 由于我国建立和实施集体合同制度的时间较短,人们对于集体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集体合同的立法不够完善,在实践中通过集体谈判来签订集体合同的经验匮乏,,从而导致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尝试运用比较的、历史的方法,紧扣时代脉搏,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集体合同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的新变化,从劳动法学的角度论证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快进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从集体谈判、集体合同的主体、集体合同的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动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的顺利实施,达到协调劳动关系,以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劳动者 用人单位 集体谈判 集体合同 劳动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前言7-9
- 第一部分 集体合同概述9-20
- 一. 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9-12
- (一) 集体合同的概念9-11
- (二) 集体合同的特征11-12
- 二. 集体合同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12-16
- (一) 集体合同与劳动基准法12-13
- (二)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13-15
- (三) 集体合同与企业规章制度15-16
- 三. 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16-20
- (一) 集体合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16-17
- (二) 集体合同制度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17-20
- 第二部分 国外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20-29
- 一. 国外集体合同制度发展的特点20-25
- (一) 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呈现的特点20-21
- (二) 集体合同主要在行业一级签订21-24
- (三) 集体合同逐步向企业一级延伸24
- (四) 集体合同工会代表资格的承认和集体协议备案24-25
- 二. 西方集体谈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5-29
- (一) 通过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26-27
- (二) 实施集体合同的法律环境在我国已经初步具备27-29
- 第三部分 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29-34
- 一. 工会难以胜任集体协商之责29-31
- 二. 集体协商流于形式31
- 三. 缺乏多层次的集体谈判形式31-32
- 四. 集体合同内容缺乏针对性32-34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34-42
- 一. 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34-35
- 二. 坚决落实集体协商制度35-37
- (一) 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的关系35-36
- (二) 要实施好集体协商制度,劳动者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会,并且政府要发挥良好辅助作用36-37
- 三. 扩大我国的集体谈判形式37-40
- (一) 不同层次集体谈判的各自优势37-39
- (二) 扩大我国集体谈判的主体范围39-40
- 四. 集体合同内容应当有针对性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后记44-4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琴;论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李玲玲;中国渔船船员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8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