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中工资的特征
本文关键词:劳动关系中工资的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资是贯穿劳动关系的最重要轴线,将劳动者、企业和政府联结在一起。实践中发生的劳动争议大都与工资相关,而解决这些争议的重要基础是了解工资的特征,否则难以取得预期良好效果,但既有研究对工资特征缺乏充分的探索。本文结合劳动关系的三方主体,分别以劳动者、企业和政府探讨工资的市场性、社会性和期待性特征,通过分析强调市场交换、关系维护和持续发展的不同作用,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明确工资的三种特征,从而能够倡导劳资双方遵循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并基于合理期待构建互信、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劳资双方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贸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人事处;
【关键词】: 工资 特征 市场性 社会性 期待性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探讨工资特征的视角作为重要的劳动条件,工资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可谓举足重轻,实践中工资制度的完善程度与执行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故政府、企业和劳动者都十分关注工资问题。近年来,与工资相关的劳动争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萧;;商会法变迁中的治理秩序[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2 周冰;苏志强;;康芒斯:现代产权理论的先驱者[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3 李宗辉;;论知识产权法的公法化特点及其限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童彬;;财产法视野中的物权理念及其延伸[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5 朱毅峰;;浅析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补偿问题[J];研究生法学;2010年05期
6 李新宽;;近代早期英国的反垄断活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许秋起;透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权力嵌入现象——市场化“质”的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当代财经;2004年06期
8 许秋起;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9 肖海军;论营业权入宪——比较宪法视野下的营业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邢会强;;财政政策与财政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金明;李卫华;;全面财产权观念[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关宇;法治缺失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梁红;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丽霞;中国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作用与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孙斌艺;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旺娜;论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完善[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邢雪宁;论我国非自愿移民补偿制度[D];江南大学;2011年
3 杜明;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现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亚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宋磊;现代知识产权扩张之公益属性知识权利制度规制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6 冯玮;提高江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政府政策支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雅楠;论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民私权利的保护[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8 李凌云;工资立法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周金颉;股东除名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良敏;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关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上海建立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J];工会博览;2002年10期
3 聂党生;企业劳动关系要建立三方协调机制[J];工会博览;2002年22期
4 于冠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关系本质特征与调整机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童兆颖;;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关系格局新特点[J];工友;2002年05期
6 石美遐;;我国“入世”后的劳动关系走向[J];内部文稿;2002年10期
7 肖振邦;;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J];内部文稿;2002年10期
8 罗家旭;对《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的几点看法[J];中国劳动;2003年12期
9 张剑;此案的劳动关系是否具有连续性[J];中国劳动;2003年12期
10 李俊霞,曾礼;我国劳动关系的变革与道德基础的重建[J];桂海论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变迁[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李晓园;杨颖;;以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陈诗达;;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发展是主旋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劳资博弈走向和谐是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寇明婷;李录堂;;农村劳动关系初探[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军;李雪艳;;市场劳动关系演变机理[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顺;均衡劳动关系的实现途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福生 通讯员 陈静;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葛筠 储北平 韩冬明;潜山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N];安庆日报;2007年
4 王亚南;以劳动关系和谐促企业经济发展[N];安阳日报;2007年
5 张亚男 马泾洋;开发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司志通 孙文平 李晓君 记者 建勇;我市举行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授牌仪式[N];承德日报;2007年
7 李蕾;上海首次发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杨海军 通讯员 骆天荣 韩金岭;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交流会召开[N];昌吉日报;2007年
9 寿爱华;浅谈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张彦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何圣;上海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徐景一;和谐社会视域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黑启明;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雪;双重劳动关系法律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赵莹;论隐蔽劳动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欧阳杰;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洪丽;转型期我国政府的劳动关系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符以昕;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探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颖;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唐宏伟;国有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郑丽娜;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瑞莉;论非典型劳动关系[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关系中工资的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0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