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合同法》应起到制度校正功能

发布时间:2017-06-30 13:26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应起到制度校正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立法 用人单位 中国劳动法 劳动者合法权益 商业秘密 法律制度 书面合同 效力 无固定期限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当前,对修改《《劳动法》》的呼声很高,但作为一部法律整体上修改有其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首先启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一般来说,行政法规和一般法律作为我国法律的两种表现形式,存在着位阶上的差别,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若《劳动合同法》由国务院制定作为一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琰;;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充分保障就业[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2 江信红;栗宏豪;;用人单位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3 李曦;杨桂林;;规范劳动管理 防范法律风险[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年08期

4 蒋晟;;双重劳动关系须订立劳动合同[J];人事天地;2010年20期

5 班子嫣;;职工拒不签合同用人单位须慎用[J];就业与保障;2011年08期

6 胜秋;;代签劳动合同 没有法律效力[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7 ;政策问答[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8 ;专家答疑[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9 王庆华;;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就业;2007年09期

10 闫磊;;《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6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云飞;劳动合同立法应力避法律缺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2 文综;劳动合同立法需提速[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赵志国 王娇萍;劳动维权 利剑出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陆占奇 实习生 张弛;《劳动合同法》能否促成“双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陆占奇 张弛(实习;劳动者:你心目中的劳动合同有多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6 陆占奇;《劳动合同法》在争议中形成共同意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伟;职工期盼《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陆占奇 白永亮;劳动合同立法:以倾斜实现均衡?[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陆占奇;劳动合同立法焦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10 本版编辑 孟晓蕊 林晓洁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动合同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红枝;企业员工录用和解雇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丽萍;企业用工机制的劳动法保障[D];湖南大学;2009年

5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许静;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蔡岚;劳动合同法利益平衡功能的定位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应起到制度校正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02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