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6-30 18:18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劳动争议是劳资双方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一套运行良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于大量劳动争议的解决,作用重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经营体制转换,劳动关系及纠纷日趋复杂,企业与职工间利益分歧越来越明显,劳动争议案件剧增,处理任务艰巨。而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状况却并不佳,反映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仲裁与诉讼难以衔接、程序重叠和浪费;“三方原则”有名无实,不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劳动仲裁存在制度性缺陷,难以确保裁决的公正性;处理程序繁杂、周期长、成本大等,违背了效率、效益原则,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当前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作为程序法律制度,构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时,必然要以公正、效率、效益为其价值目标。同时,由于劳动争议不同于其他民事争议,其本质特征具有社会性,因此,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应当是公法和私法交融的特殊解决程序。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目标模式尚未确立,综合比较学术界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几种理论观点的优势和缺陷,结合劳动争议的特殊性质,建立“或裁或审,裁审自择、一裁一审、两审终审”制度,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完善:一、在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劳动审判庭,集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二、在完善劳动仲裁制度方面,应改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立仲裁裁决应有的法律地位,修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六个月;三、从组织、人事、权限分配等各个方面贯彻落实“三方原则”;四、强化调解原则,,实行调解前置和必经程序;五、扩大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不仅仅是一个程序问题,它还涉及许多实体法,同时需要完善和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完善 劳动仲裁 调解前置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我国劳动争议的严峻现状10-14
  • 第二章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14-21
  • 2.1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价值追求14-18
  • 2.1.1 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4-15
  • 2.1.2 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劳动关系15-18
  • 2.2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设计18-21
  • 2.2.1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18
  • 2.2.2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18-19
  • 2.2.3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特征19-21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缺陷及原因21-28
  • 3.1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1-25
  • 3.1.1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复杂,周期长,违背了及时处理原则21
  • 3.1.2 劳动仲裁与诉讼难以衔接,程序重叠,不符合效益原则21-22
  • 3.1.3 “三方原则”有名无实,没有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22-23
  • 3.1.4 劳动仲裁不能有效、公正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3-25
  • 3.1.5 劳动仲裁与诉讼适用法律不一致,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25
  • 3.2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运行状况不佳的原因25-28
  • 第四章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完善28-42
  • 4.1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所需考虑的因素28-33
  • 4.1.1 公正与效率、效益是构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价值目标28-31
  • 4.1.2 劳动争议的性质是构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基本事实依据”31-32
  • 4.1.3 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和诉权保护原则32-33
  • 4.1.4 与国情相适应33
  • 4.2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模式学术述评33-35
  • 4.2.1 “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双轨制33-34
  • 4.2.2 “两裁终局”制34
  • 4.2.3 “一裁一审”制34-35
  • 4.2.4 “或裁或审,裁审自择、一裁一审、两审终审”制35
  • 4.3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模式选择35-36
  • 4.4 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之建议36-42
  • 4.4.1 设置劳动审判法庭36-37
  • 4.4.2 完善劳动仲裁制度37-39
  • 4.4.3 贯彻落实三方原则39-40
  • 4.4.4 强化调解原则,实行调解前置和必经程序40
  • 4.4.5 扩大劳动争议受理范围40-42
  • 结语42-43
  • 注释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道晖;立法的效益与效率[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2 章武生;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3 王振麒;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立法建议[J];中国劳动;2001年02期

4 汪君清;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重构[J];中国劳动;2001年11期

5 陈金红;应建立“裁审分离”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中国劳动;2002年06期

6 王新兵;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构想[J];律师世界;2001年04期

7 阮秀;由个案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J];律师世界;2001年08期

8 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评价及其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国庆;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周丹单;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02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