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7-04 18:03

  本文关键词: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 策略


【摘要】: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企业用工管理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是司法实践中企业最容易败诉的环节所在,如何控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操作层面为企业如何防范辞退法律风险、制定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 策略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法》赋予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以保障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为了防止用人单位随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立法上严格限定企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过失性辞退”、“无过失性辞退、“”经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2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姜颖;;劳动合同期限的立法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4 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法学;2007年01期

5 沈琴琴;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康宛竹;中小企业为什么逃避社会责任[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Z1期

7 张杰,马斌;论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马延军;;法律视野下的劳动力派遣[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赵洪山;西方劳资合作与冲突理论介绍[J];理论界;2005年01期

10 常婕;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石——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超;职工参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毕仲春;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法律规范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辉;国企企业制度改革和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润泽;推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王健;安徽省烟草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洪胜利;黄山市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庾文才;XC卷烟厂人力资源管理诊断[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6 房敏;工会代表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战成秀;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调节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满泽亮;转型时期集体谈判核心地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张云萍;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杨晓石;论集体谈判权[D];苏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东岳;;用虚假简历应聘,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2 江顺心;;浅谈劳动合同的解除[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钱炼;;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4 胜秋;;代签劳动合同 没有法律效力[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5 陈宜宁;;《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浅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6 ;导言[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7 刘莹;;劳动合同加盖劳动者私章是否有效[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8 剑华;;《劳动合同法》背后的劳资博弈[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9 梁达;;谨防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专家”[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10 张立君;;法律咨询[J];分忧;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青;七成被调查企业希望修改新《劳动合同法》[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邓瑾;劳动合同法为什么不可能修改[N];南方周末;2008年

3 记者 田丽;措美县四项措施确保《劳动合同法》实施[N];西藏日报;2008年

4 记者 吴珊;市政协视察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N];黑河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吾斯曼江·买买提;阿图什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N];克孜勒苏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李树军;市人大检查《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情况[N];朝阳日报;201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 林嘉;博弈与平衡:劳动合同法诞生记[N];光明日报;2011年

9 徐道稳 深圳大学法学院;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已初步实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见习记者 李吉斌;贯彻执行好劳动合同法不留死角[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钱剑娥;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6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杜莹;预告解除权立法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18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18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