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构成及其完善——从孙晨亮塔吊讨薪坠亡案切入
本文关键词: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构成及其完善——从孙晨亮塔吊讨薪坠亡案切入
【摘要】:论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方面,认为本罪行为类型有两种,即逃避支付劳动报酬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前者是积极的不作为,前者的主观方面是行为故意,是目的犯,后者是结果故意,是非目的犯。通过论证提出了本罪立法完善的建议,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类型应为情节犯而不是数额犯;构成要件去掉"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刑罚之完善。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为类型 主观构成 立法完善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刑法知识转型兼及和谐社会建设》(11BFX059)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4.3;D922.5
【正文快照】: 2013年1月11日下午,山东省庆云县渤海明珠建筑工地工人孙晨亮爬塔吊追要工资坠落身亡。11日上午,孙晨亮与数十名工人在渤海明珠工地向吴洪权项目部副经理吴洵高索要工资,未达成一致意见。13时许,孙晨亮酒后与其他工人继续在项目部索要工资,情绪激动,随手拿起花盆将开发商办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宜俊;;刑法增设新罪的适度性分析——以危险驾驶、恶意欠薪入罪为例[J];东方法学;2010年05期
2 贾宇;犯罪故意类型新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张勇;;民生刑法的品格:兼评《刑法修正案(八)》[J];河北法学;2011年06期
4 丁志岩;;试论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的法治保障机制的完善[J];河北法学;2012年11期
5 赵秉志;;《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热点问题研讨[J];刑法论丛;2010年04期
6 梁根林;论犯罪化及其限制[J];中外法学;1998年03期
7 屈学武;;中国刑法上的罪量要素存废评析[J];政治与法律;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论合同诈骗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吕新强;;消防责任事故罪客观要件辨析[J];安防科技;2011年06期
6 赵拥军;;在规则冲突中寻求生命权紧急避险的支撑——以“大多数”语境下的行为功利主义为标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邱威,杨书立;论片面共同正犯[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8 胡乙;;完善我国赌博罪立法构想[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马凤春;;“刑事处罚”与相关概念辨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廖瑜;;情节的定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霞;董邦俊;;水资源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熊路;;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职权的规定——基于立法学和检察学的双重视角[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郭勇;;浅论转化型抢劫[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陈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5 李伟;;关于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第十届公安理论研讨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课题论文集[C];2008年
6 陈灵;;刑法中概念不确定性的原因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7 王文华;;从欧盟法律规定看金融刑法的边界[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莫洪宪;刘夏;;刑讯逼供罪转化犯问题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9 包朝胜;褚建新;;九十年代浙江省涉毒案件统计分析[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游伟;谢锡美;;非犯罪化刑事政策研究——兼论我国的“严打”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红昌;论财产罪中的占有[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许t樥,
本文编号:522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2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