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劳动权的保护——以诉讼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农民工劳动权的保护——以诉讼为视角
【摘要】:农民工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应当享有与其他劳动者相同的劳动权,但现实中农民工的劳动权经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我国应当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尝试构建宪法诉讼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重点改革和完善涉及劳动权保护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扩大受案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降低诉讼保全和先于执行的条件,加大用人单位诉讼费用的承担成本等,最终实现农民工劳动权的有效保护。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劳动权 诉讼法 改革
【基金】: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就业歧视法律问题研究》(B13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农民工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进城务工农民的统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农民工这一特定群体会逐步消失。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运动中意义最为深远的进步,他们是激发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开路人”①。然而,这样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孙蕾,彭祥睿;三农问题中的“边缘思维”现象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闫士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5年12期
6 王维林;法律全球化:一种概念的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刘行玉;张成立;;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法治的缺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8 沈光亮;;图书馆伦理责任[J];图书与情报;2006年03期
9 马宜生;论舆论监督权的法律保障[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蒋光福;论破产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立法冲突[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晓红;;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李玉红;;论和谐社会框架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曾波涛;陈晓阳;许婷婷;曹永福;;单病种限价:对道德与利益的双趋选择[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戴炜;;浅议行政信访在我国地方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兼谈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5 吴晓;;我国进城农民的居住空间探析及其对策研究——以南京市的租居型外来工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富;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刘田玉;诉讼真实观的演变及其程序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万永海;刑事法庭调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斌;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学;2005年
7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8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袁红涛;论新文学中宗族叙事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罗华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益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兄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2 张海夫;《论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思想及意义》[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改清;山西农户人力资本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4 王晓君;论中国民办教育的法律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王新杰;江苏城乡居民与报纸媒介接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焦淑敏;论离婚自由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卢克建;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及其市场环境重构的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8 沈静;美国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及其法理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钟兴华;论人大对个案的监督[D];延边大学;2003年
10 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景志;农民工权益保障[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青格勒图;劳动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定要提高办案质量——四论要严格依法办案[J];人民司法;1981年02期
2 ;奋发努力 继续把民事审判工作推向前进[J];人民司法;1982年09期
3 张寿民;布里索及其著作《刑法理论》简介[J];法学;1982年03期
4 ;原诉撤销,反诉咋办?[J];法学;1982年03期
5 ;大事记1982年10月26日—11月10日[J];世界知识;1982年23期
6 叶晓愉;;这个案件的审理符合诉讼程序吗?[J];现代法学;1982年02期
7 ;《法学季刊》1982年第1—4期总目录[J];现代法学;1982年04期
8 王欣;原审法院移送上诉案卷的时间应遵守法律规定[J];人民司法;1983年08期
9 ;户籍所在地与居所地有什么区别?[J];人民司法;1983年12期
10 ;新书介绍[J];法学评论;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泽民;宁锦;;论司法鉴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刘文军;徐敏;;谈公开审判的有关问题[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3 巩富文;;源远流长的我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A];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冷绪光;;WTO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影响与对策[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5 王军;;判决的既判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张祝花;;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法律意识的体会[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韩梅;;浅议鉴定人出庭作证[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汤锦军;王召忠;;浅论人民法院司法鉴定的必要性[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准;;浅析《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晏向华;在法学坎途上求索[N];检察日报;2000年
2 孙全德;哪些证据材料不合法?[N];检察日报;2000年
3 记者 刘建锋;冤假错案吁求证据规则[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4 毛建新;约定“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无效[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晏向华;最低控诉证据标准是否可行[N];检察日报;2001年
6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周士敏;我国诉讼回避制度的新发展[N];检察日报;2001年
7 卢劲松;法院可以强迫申请执行人接受被执行方的财产吗?[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1年
8 扶晓;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N];人民代表报;2001年
9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虞政平;再审程序有限性之法律表现(上)(待续)[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南翔宇;举帆破浪正当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张红;司法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瑜;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2 宋巍;论国际产品责任的法律规范及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高新生;十国法律制度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志红;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D];四川大学;2002年
5 许德强;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问题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6 夏霆;诉讼契约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刘清生;公司法之停止请求权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8 赵钟;刑事再审程序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宋建宝;两岸民事诉讼当事人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宇凤丽;论民事诉讼上的自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51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5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