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中美全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劳动立法博弈

发布时间:2017-07-21 04:05

  本文关键词:中美全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劳动立法博弈


  更多相关文章: 劳资对抗 第二种选择 多米诺骨牌效应


【摘要】:我国劳动合同立法中劳资对抗的角色预设影响了正常与反常的判断,在国际政治、经贸关系中,敌友选择决不是抽象的概念选择,"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的对外开放,须以自由贸易作为外部环境,美国商会支持自由贸易,而美国工会反对自由贸易。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战略研究者提出"第二种选择"的新战略,核心是将国家利益包装为阶级对抗,以影响中国的价值判断。我们应当警惕这种新战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劳资对抗 第二种选择 多米诺骨牌效应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1日宣布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目前,我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就意味我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2006年09期

2 茆曾耀;准确把握 避免误区——“加入WTO对我国工会影响”研究中若干重要观点之辨析[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小夏;;对华贸易和美国制造业劳工[J];南风窗;2007年05期

4 董保华;;劳资博弈之道——兼谈劳动合同立法博弈中“强资本、弱劳工”的观点[J];社会科学家;2009年01期

5 杨中旭;;激烈博弈下的《劳动合同法》[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焱白;;论劳动基准法中用人单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3 李亮山;;《劳动合同法》实施下对劳动者权益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4 陈万平;;论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08年01期

5 杜海燕;;论非公企业劳资伦理精神和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贵卿;陈维政;;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理论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7 李凌云;;我国劳动标准高低之争的理论溯源[J];当代法学;2009年04期

8 吴忠民;;中国劳动政策问题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9 谭泓;;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探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10 黑启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社会伦理视角[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俊青;卫斌;夏晓莎;; 山西非国有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2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卿涛;杨丽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杨丽君;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庞红新;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何燕珍,林永基;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3 王全兴;社会法学的双重关注:社会与经济[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4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5 王群;刍议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兼论工会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使命和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董嘉骊;德国的三方协商机制[J];工会博览;2001年15期

7 常凯;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J];中国劳动;2004年01期

8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J];中国劳动;2004年12期

9 王全兴;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基本取向[J];中国劳动;2005年07期

10 王全兴;侯玲玲;;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定义重构[J];中国劳动;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峧;;完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立法的几点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问清泓;;劳动合同期限有关问题研究[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姚绍汉;;规范事实劳动关系的设想[J];经营与管理;2006年05期

4 彭琰;;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充分保障就业[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5 王全兴;就业权实现的劳动合同法保障——审视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一种新视角[J];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6 许荣东;;广东劳动立法新特点[J];创业者;1994年06期

7 郑清钟,,牛西平;深圳特区的劳动立法[J];中国劳动;1996年09期

8 姜颖;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吴蕾;抗日民主政权的劳动立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曹海英;;劳动立法不断完善的三十年 法学家关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J];工会博览(社会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顶;许金余;张国喜;邵宁;;纽约世贸大厦坍塌的原因分析及设计高层建筑应吸取的经验教训[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2 张颖;;WTO的环境规则与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全国大一统[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江伟钰;;论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5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6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陆松;于英川;;中国保税区转型与自由贸易区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赵曜;;中国劳动立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海鹏;叶慧;张俊飚;;贸易自由化下产业间水权交易与优化配置的经济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仇洁婷;陈儒军;天博;郑立翔;陈玺;;多通道精密电池测试及分选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燕明;禽流感引发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2 记者 冯迪凡;阿拉伯世界忧虑多米诺骨牌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长城伟业 刘梦茵;技术创新引发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N];期货日报;2007年

4 郭舍;特许经营:谨防多米诺骨牌效应[N];中国石化报;2004年

5 席雪浪;“铁矿石”的多米诺骨牌效应[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崔凯;多米诺骨牌与效益最大化[N];解放军报;2006年

7 张思宁;降低出行成本的“多米诺骨牌效应”[N];辽宁日报;2007年

8 吉敏斯;人民币汇改的多米诺骨牌效应[N];期货日报;2005年

9 夏廷;FTA:全球自由贸易的破冰船[N];国际商报;2003年

10 商中尧;投十一亿建自由贸易加工区[N];苏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张国元;博弈与协调—WTO体系下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重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胡冰川;WTO框架下FTA国别效应的动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定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崔军;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高一鹏;WTO补贴规则与中国补贴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松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崔廷植;中韩经济贸易合作与自由贸易区的前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焦建;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段彦仁;建设大连大窑湾自由贸易港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金吉兆;“韩中日自由贸易区”的背景、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唐山;理查德·科布登与英国谷物法的废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张爱东;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兼论我国的立法对策[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利益与前景[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9 吕雅楠;农业: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申洁;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剖析贸易保护措施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1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71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