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农民工维权的制度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8-09 17:07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维权的制度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维权 新法律现实主义 工伤 弱势地位 社会权利 平衡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进行,城市和农村人口截然划分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曾经被固定在土地上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以农民身份从事工人职业的农民工在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自身的劳动与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迄今处于权利缺失的境地。虽然国家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与法规,社会各界也关注农民工权利保障问题,但是农民工的维权行动往往面临着制度和实践的双重困境。农民工普遍从事建筑、矿山、化工类等苦、脏、累的高风险作业,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均较高。而工伤事故是直接对农民工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的侵害,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较工资问题危害更大,工伤维权也更为艰难。现有的法学文献虽然对农民工平等权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但对农民工的维权实践尤其是工伤维权实践研究较少。本文即尝试从新法律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一个农民工工伤案件的访谈,结合自上而下的工伤法律制度、政策的文本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工伤农民工维权实践研究,分析在农民工维权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参与行动及其对制度运作的影响,进而作出农民工维权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弱势地位无法与企业、政府的强势形成博弈平衡的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工维权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介入强弱失衡的劳资关系,以保护弱者为原则,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的社会权利的平衡配置。同时,政府应依照法治政府的要求,克服自身的利益偏向,依法行政,在农民工与企业的权利平衡中消解与法治精神相悖的强势地位,真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 维权 新法律现实主义 工伤 弱势地位 社会权利 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2-3
  • 英文摘要3-7
  • 导言7-9
  • 第一章 问题的引出:农民工维权的双重困境9-18
  • 一、农民工及其权利的状况9-11
  • 二、国家和社会对农民工维权的关注11-14
  • (一) 国家政策与立法的重视11-12
  • (二) 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12-14
  • 三、农民工维权的困境分析14-18
  • (一) 制度困境15-16
  • (二) 实践困境16-18
  • 第二章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18-22
  • 一、研究的视角:新法律现实主义18-19
  • 二、研究方法19-22
  • (一) 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结合19-20
  • (二) 案例选取的说明20-22
  • 第三章 工伤法律制度与政策分析22-26
  • 一、现有的工伤法律制度与政策22-23
  • 二、缺陷分析23-26
  • 第四章 农民工工伤维权的个案分析26-41
  • 一、案例简述26-27
  • 二、访谈内容27-28
  • 三、维权中的主体及行动的分析28-41
  • (一) 农民工:弱势地位与生存理性28-34
  • (二) 企业:违法的原因与可能性34-38
  • (三) 政府:应然分析与实际作为38-41
  • 第五章 农民工维权困境的反思:社会权利的平衡41-45
  • 一、农民工与企业的社会权利平衡41-43
  • 二、政府强势在社会权利平衡中的消解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简介49-51
  • 致谢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一珂;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6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46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