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法律制度对中高龄劳动者的保护
本文关键词:日本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法律制度对中高龄劳动者的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政府 就业年龄歧视 立法 人口高龄化 高龄者 劳动者能力 法律制度 退休年龄 年龄限制 禁止
【摘要】:为了解决中高龄者就业年龄歧视问题,日本建立了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法律制度,力图通过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的立法,在确保雇佣高龄者和禁止在招录员工时设定年龄限制这两个方面有所作为。我国在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立法方面尚处于空白阶段,日本的相关经验能带给我国诸多有益启示。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日本政府 就业年龄歧视 立法 人口高龄化 高龄者 劳动者能力 法律制度 退休年龄 年龄限制 禁止
【分类号】:DD912.5;D931.3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人口高龄化致使社会保障费用增加进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同时也造成了中高龄者就业机会的丧失。[1]为了抑制由人口高龄化带来的财政危机及中高龄者就业受阻现象,日本有关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的立法逐渐展开。针对日本的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车维汉;日本的老龄社会:现状·影响·对策[J];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2 阎莉;关于日本人口高龄化与雇用问题的探讨[J];日本研究;2001年04期
3 姚从容;李建民;;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人口与发展;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琛;;德日两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及我国LTCI建立构想[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2 邢慧民;;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从计划生育角度解读[J];经营管理者;2009年06期
3 金霞;;我国老龄教育发展问题的法律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袁琳;;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杨彬;;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区域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11期
6 陶建国;;日本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法律制度探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7 邢慧民;;劳动力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7期
8 汪冬;葛万成;王云光;宣蔚晶;顾文良;;老人居家看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伟;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国华;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鹏军;日本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f ;王美艳;;“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J];开放导报;2006年01期
2 姜向群,丁志宏;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J];人口学刊;2004年05期
3 姜向群;李建民;杜鹏;杨慧;;中国“未富先老”了吗?[J];人口研究;2006年06期
4 李建新;;国际比较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动特征[J];学海;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作申;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城市问题与对策——以城市建设开发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4年04期
2 郝国典;浅谈高技术立法及意义[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黄伟年 ,杨海 ,陈静;加入WTO对中国立法的影响[J];理论前沿;2001年23期
4 陈丽华;西部大开发 立法必先行[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李崇辉,高琴;试论网络计算机犯罪[J];社科纵横;2003年02期
6 毛江波;执法难的立法原因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董险峰,李宇兵,高学敏;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创新的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8 张衍武;试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法制思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白鹤灵;日本婆婆的快乐生活[J];中老年保健;2005年08期
10 陈俊;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的立法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恒;;日本政府机构减编及其启示[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汉玉;;日本企业环境责任之借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毛如柏;;加快循环经济立法步伐 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发展[A];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晨;;各国循环经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借鉴[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5 张士利;;循环经济立法的宏观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曹凤中;周国梅;;关于循环经济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胜娟;;我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研究现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杨华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探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9 张耀明;;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赵惊涛;;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川梅;时隔七年再陷衰退[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2 特约记者 施婕;日本政府对“中国热”泼冷水 日资企业对此冷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日方允许热比娅访日,中方表示强烈不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汪嘉波;允许热比娅窜访发出的是什么信息[N];光明日报;2009年
5 ;我驻日使馆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N];人民日报;2008年
6 王冲;我看到素质的差距[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大军;日本政府对我中毒身亡者家属表示慰问[N];人民日报;2003年
9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美军基地调整 日本政府发愁[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耀坤;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范亚东;中俄土地资源保护立法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4 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9 张勇;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胡正良;中国航运法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忠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探析[D];延边大学;2005年
2 苏红娟;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宏观调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曹丽红;电子商务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欣;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施秀忠;论完善我国的行政强制措施[D];安徽大学;2006年
6 李冬梅;经济法视野下的反贫困规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袁淑琴;我国水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姚吉莉;试论浮动抵押制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汪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德祥;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7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5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