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救济程序改革和完善
本文关键词:工伤救济程序改革和完善
【摘要】:工伤救济程序的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工伤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能否得到及时实现。我国现行工伤救济程序实行"双轨制度",即把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的给付实行不同的救济方式,工伤认定实行行政救济,工伤待遇争议实行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或者行政救济,这样导致工伤救济期限太长,程序繁琐。必须对工伤认定程序进行改革,要体现社会法的理念,坚持快速、便捷、低廉、高效的原则。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消除现行工伤救济程序的缺陷,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程序。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厦门大学;
【关键词】: 工伤救济 程序 社会法 设置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工伤救济程序的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工伤劳动者权利的保护能否得到及时实现。我国现行工伤救济程序实行“双轨制度”,即把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的给付实行不同的救济方式,工伤认定实行行政救济,而工伤待遇争议实行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或者行政救济,这样导致工伤救济期限太长,程序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工伤认定:行政与司法的冲突及消除[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浩娟;;工伤保险三大功能中预防地位的演进[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4期
2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许建宇;我国人事争议处理受案范围的再调整 兼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合理定位与分工[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4 许建宇;;“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适用[J];法学;2006年05期
5 韩桂君;修改《劳动法》若干问题研究——从基本理念和具体制度层面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王熙文;;上下班途中的工伤[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罗英姿;;对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几点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钱斐;劳动合同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07期
9 崔家新;滕丙业;;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班金云;;工伤事故中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如何适用[J];前沿;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添元;;关于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6年体育仲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文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解雇权限制制度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陈碧贤;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李阳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国阳;工伤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董秀娟;论农民工的劳动权[D];吉林大学;2005年
6 吕建萍;工伤损害救济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高健;法律关系客体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5年
8 何永新;中国军人保险法制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王思思;职业灾害所指劳动者人身伤亡的赔偿与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张义玲;企业惩戒权滥用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杨波;;我国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价值论及改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郗文静;行政执法程序改革的探讨[J];中国药品监督管理;2004年03期
3 周湖勇;;“过劳死”的法律救济路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7期
4 李海明;;工伤救济先行给付与代位求偿制度探微——兼评《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得与失[J];现代法学;2011年02期
5 ;时事点击[J];江淮法治;2009年21期
6 申欣旺;白祖偕;;湖南破冰获中央肯定[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17期
7 毕俊斌;;行政程序立法发展研究及展望[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8 张宇;浅析刑事赔偿听证制度的构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向春华;周志翔;;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改革亟待提速[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01期
10 葛维宝;;《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贯彻实施与行政程序改革的前景[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吴贻伙;安徽芜湖:“试水”量刑程序改革新模式[N];检察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慧鹏 本报通讯员 林劲标;程序越公开 司法越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郑向鹏;以点带面推进法定行政程序改革[N];深圳特区报;2008年
4 记者 文晶;像对待生病孩子一样 关心失足少年[N];重庆日报;2010年
5 记者 邓新建 通讯员 林劲标 林俊杰;试行半年逾九成量刑建议被采纳[N];法制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辛晓;美国化学品立法改革实现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少飞;工伤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李树敏;论参与型征收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7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7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