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3 15:25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效率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效率 产权 自由交易 信任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摘要】: 在经济学文献中,关于效率概念的理解莫衷一是,如果从经济学的中心问题——“知识问题”的角度去理解效率概念,则会发现效率的真正内涵在于促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知识的创造、发展和运用,这就是所谓动态效率。效率概念本身并不能揭示效率是如何达致的,效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措施。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制度是一种激励系统,人们的行动受到制度的激励导向的影响,因此制度恰恰具备了引导人们去创造、发展和运用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新知识的可能性,此即制度动态效率的内涵。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证明,具备某些特征的制度确实可以促进人们发现、发展新知识以用于生产性活动,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特征包括制度对产权的清晰界定、对产权自由交易的保障以及构建信任秩序。 争议的实质是产权纠纷,争议使人们不得不将资源耗费在非生产性活动上。但有社会便有争议,对社会而言,争议既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又是一种资源浪费,是非效率的。就我国目前劳动关系领域而言,劳动争议的形势不容乐观,劳动争议频发、用人单位侵权现象严重、劳动争议解决明显非制度化及争议易激化的现状表现出制度低效的影子,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理论界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弊端的讨论。以具有动态效率的制度所应有基本特征的理论来分析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结论是肯定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着产权界定不清晰、不利于劳动产权自由交易及不利于企业内部互信以及政府公信力的树立等问题,这是典型的动态效率的缺乏。对应于上述问题,可以从改善制度动态效率的角度,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关键词】:动态效率 产权 自由交易 信任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引言8-1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1
  • 第2章 效率的概念及制度效率的内涵11-18
  • 2.1 效率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11-14
  • 2.2 制度效率的内涵——动态效率14-18
  • 第3章 劳动争议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8-23
  • 3.1 我国劳动争议现状18-19
  • 3.2 造成我国劳动争议现状的基本原因19-23
  • 第4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问题及实质——动态效率视角23-41
  • 4.1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简介及定位23-26
  • 4.2 关于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26-27
  • 4.3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问题的实质——动态效率分析27-41
  • 第5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41-49
  • 5.1 根据制度动态效率的原则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法》41-46
  • 5.2 对如何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及措施的思考46-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4-55
  • 致谢55-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漆玉娟;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单位的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周益兰;南非调解仲裁委员会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5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25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