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劳务派遣及其劳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6: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务派遣及其劳动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模式 价值取向


【摘要】:劳务派遣此类不同以往的用工手段,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基础之上慢慢出现的,对企业、对劳动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但相对于传统用工方式而言,劳务派遣还属于新生事物,广大劳动者、用人单位对劳务派遣具体运作模式还不熟悉;我国现行立法虽然给劳务派遣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划分还很不明确,劳动关系性质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各个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划分不清,职责不明,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劳务派遣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劳务派遣及其劳动关系的概念、分类、劳务派遣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当前我国存在着劳动关系性质模糊、主体权利义务不清,劳务派遣实践操作混乱、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劳动关系各方利益冲突明显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选择正确价值取向、明确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性质、完善立法细则、组建行业工会等方式予以解决,最终促进实现劳务派遣良性发展和规范运行。
【关键词】: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模式 价值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提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的背景8-9
  • 1.1.2 研究的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的内容11-12
  • 1.3.2 研究的方法12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2-14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12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12-14
  • 2 劳务派遣与劳动关系的评述与讨论14-25
  • 2.1 劳务派遣的概念及分类14-16
  • 2.1.1 劳务派遣的概念14-15
  • 2.1.2 劳务派遣的分类15-16
  • 2.2 劳动关系的概念及主要学说16-19
  • 2.2.1 劳动关系概念16
  • 2.2.2 关于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学说16-17
  • 2.2.3 各劳动关系学说比较分析17-19
  • 2.3 劳务派遣的理论依据19-23
  • 2.3.1 交易成本理论19-21
  • 2.3.2 核心能力理论21-23
  • 2.4 劳务派遣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23-25
  • 2.4.1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23
  • 2.4.2 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23
  • 2.4.3 是政府面对社会就业现实的政策选择23-24
  • 2.4.4 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24-25
  • 3 我国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发展及现状分析25-33
  • 3.1 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25-26
  • 3.2 我国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现状分析26-30
  • 3.2.1 我国劳务派遣中用工情况26-27
  • 3.2.2 劳务派遣用工企业及派遣机构情况27-28
  • 3.2.3 劳务派遣人员的基本情况28-30
  • 3.2.4 劳动争议案件大幅攀升30
  • 3.3 国外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现状比较分析30-33
  • 4 我国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33-40
  • 4.1 劳动关系的性质不清,权利义务关系不明33-34
  • 4.2 劳务派遣实践操作混乱34-35
  • 4.3 被派遣员工工会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35-36
  • 4.4 劳动关系中各方冲突严重36-37
  • 4.5 用工单位缺乏有效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机制37-38
  • 4.6 派遣企业与用人单位责任归属不明38
  • 4.7 雇佣关系缺乏稳定38-40
  • 5 完善我国劳动派遣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40-45
  • 5.1 为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立法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40-41
  • 5.2 明确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性质,为各方责任分担奠定基础41-42
  • 5.3 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42-43
  • 5.4 组建行业工会,发挥工会的集体谈判作用43
  • 5.5 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利益冲突43-45
  • 结论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0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50-51
  • 详细摘要51-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淳;关于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2 邢善宏;;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的利弊及相应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1期

3 周宝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研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4 伍奕;;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5 林良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问题刍议[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6 贺春林;;关于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7 田玉莲;;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8 齐萌;;论劳务派遣[J];消费导刊;2008年07期

9 王连春;马秀伟;;浅谈如何实现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和谐共赢[J];经营管理者;2011年21期

10 隋燕;;论劳务派遣的立法规制与完善[J];黑河学刊;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桂玲;有关劳动力派遣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2 肖昌梅;我国派遣制员工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晓曼;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冯涛;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中劳动关系性质及其雇主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8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8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