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
本文关键词: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
【摘要】:罢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是常态,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则是非常态。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在于中西方国家罢工治理的策略不同,因此,在这方面中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应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在治理态度上从消极回避向积极正视的转变;二是在治理机制上实现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转变;三是在治理手段上实现从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的转变;四是在治理内容上实现从简单的罢工治理向罢工治理、劳动关系治理、政府治理三结合的转变。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罢工 罢工治理 集体劳动争议
【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06-JJ13) 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度校级青年项目(项目号:08XZ-QN-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劳资矛盾也在不断积聚并逐渐爆发。近年来,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上升,一定规模的罢工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以至于在中国,罢工被归入“群体性突发事件”或者“公共危机”。尽管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罢工的统计数据,但过去的10年中,集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守博;;罢工权的保障与规范[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问清泓;关于罢工权的反思[J];江汉论坛;2004年07期
3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4 石美遐;欧洲和北美国家关于产业行为的法律制度(下)[J];中国劳动科学;1997年07期
5 常凯;罢工权立法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海;2005年04期
6 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创新——从近期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说起[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1期
7 郑尚元;建立中国特色的罢工法律制度[J];战略与管理;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饶龙飞;;政治权利概念的多维解读[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3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冯涛;;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标准全球化[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5 盖威;;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若干对策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张光宇;;论劳动法范围内的罢工与罢工制度的实质[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魏晓皎;;劳资关系与海峡西岸民营经济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饶龙飞;;反思与重述:政治权利概念的多维解读——一个学术概念视域的限定[J];研究生法学;2008年01期
9 李亮山;;《劳动合同法》实施下对劳动者权益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10 韩桂君;刘金;;《就业促进法》的立法意义及原则探析——在和谐社会视野下[J];财经政法资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阳;;事实劳动关系研究综述[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杨俊青;卫斌;夏晓莎;; 山西非国有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刘培峰;孙春苗;;农民工维权组织的生存之道——以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胡芬;;服务型政府与就业服务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罗后清;当代西方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王彬;就业中的前科歧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王小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与工会改革[D];复旦大学;2007年
7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梅;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苏晓纯;我国劳动监察组织形态的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向淑青;劳动派遣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志峰;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益兰;南非调解仲裁委员会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侯国强;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路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7 廖继兴;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伦理透视[D];华侨大学;2009年
8 田继红;从公司社会责任视角完善劳动权的保障[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王慧;集体谈判对我国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杨桃峰;劳动关系管理与组织绩效提升[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2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节选)[J];人民论坛;1995年07期
3 郑尚元;建立中国特色的罢工法律制度[J];战略与管理;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严;;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1期
2 李华平;;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怎样获得生活保障?[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1期
3 刘晓雯;侯丽洁;;论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桂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在于坚持其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立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记;;“小人物”需要更多制度救济[J];协商论坛;2010年01期
6 ;207位农民工的工伤之痛——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工伤农民工调查报告[J];职业;2010年07期
7 ;来稿摘登[J];中国职工教育;2010年03期
8 俞小青;韦文接;李耀侦;;关于发挥村级工会作用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工运;2010年02期
9 岳文谊;;论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2期
10 贾忠奎;;浅谈高等院校工会工作对高校教师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平;;欧美行政区划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祖平;;欧盟劳工政策中的三方机制及其对成员国劳工政策机制的影响[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玉林;;略论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市场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赖海元;;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陈宇;;我国教育改革出现新曙光[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6 ;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在“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上的主持词[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7 程俊;;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的综述[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刚;姚康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集体经济理论的发展[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包亚钧;;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探讨[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10 孙祖芳;;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职责与对策[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亮;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目前征收物业税仍面临诸多难题[N];光明日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单光鼐;尽快开启越来越逼近的制度出口[N];南方周末;2010年
3 记者明慧;反垄断面临四种复杂形势[N];中国改革报;2010年
4 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孙槞;“老三届”:一代人的淡出[N];文汇报;2010年
5 黄小伟;劳资冲突何以暴力化?[N];经济观察报;2010年
6 ;服务职工暖人心 凝聚力量克时艰[N];绍兴日报;2010年
7 耿海军;政府预算改革需要“三步走”[N];中国商报;2010年
8 记者 欧维佳;“六个一”活动温暖春节返乡农民工[N];南充日报;2010年
9 张春红;舶来物业税要防“水土不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10 陈庆贵;楼市泡沫在做大,物业税“空转”到何时[N];中国审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娄锋;西方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3 索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陈立峰;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学基础[D];吉林大学;2009年
5 钱晓燕;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劳动力跨境就业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王广慧;人力资本投资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韦樟清;中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运伟;生态生产力与科技的生态化转向[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洪睿;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及职业分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金哲;劳动关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科;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闫明伟;我国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周青;文化差异与劳动关系[D];扬州大学;2009年
7 焦晓钰;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与协调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8 卢庆辉;江西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9 郑R糢,
本文编号:857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5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