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中共保障雇工权益的历史考察
本文关键词: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中共保障雇工权益的历史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新民主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 雇工权益 历史考察
【摘要】: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广大雇工具有政治上的主人翁和经济上的被剥削者的双重身份,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政策与实践的复杂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在纠正"左"倾错误路线中,使雇工权益的保障逐步契合苏维埃根据地的实际。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把阶级斗争放到次要位置,对雇工权益的保障体现出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政权在与具体工作中存在"左"的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完善雇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政策与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 雇工权益 历史考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政策、实践与经验研究”(1921—1956)(08CDJ008)
【分类号】:D412.9;D922.5;D929
【正文快照】: 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经历了苏维埃红色根据地的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和解放区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历史演变。在以上政权领导下,受雇于他人且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广大雇工虽是革命政权的领导力量,但在经济上又要承受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保障雇工权益研究[J];党的文献;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春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慈斌;毛泽东的商品货币理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3 晓峰;“七大”前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何晓坚;;忍受苛待与近代农民工的道义经济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5 卫兴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理论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朱洪强;试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7 张全省;富有远见的设想 充满矛盾的实践——毛泽东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经济的设想及实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张旭东;;1957~1978年中共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曲折演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曲延春;;论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牛兰春,吕其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宣;;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反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俊国;;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与实践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东林;;“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若干经济理论和观点再探析[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健江;;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对四化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完善[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刘华清;;试论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7 罗玉明;;从逐步工业化到赶超型工业化——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探析[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8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梁剑峰;张红艳;;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果[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10 唐正芒;;略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瞒产”的开明态度[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杨全海;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军;上海连环画发展史研究(1949-1966)[D];上海大学;2011年
6 贺碧霄;新闻范式更替: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周勇;“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刘岸冰;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吕春蕾;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瑾;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演进[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5 余劲,
本文编号:879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7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