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模式重构与制度选择

发布时间:2017-09-19 07:43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模式重构与制度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 模式重构 制度选择


【摘要】:在体制转轨、利益调整的转型时期,我国劳动争议呈现出新的现实特征,暴露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不足。改革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需要加快劳动法典的制定进程,进行模式重构,确立"自由选择调解,裁审分离,或裁或审"的模式;同时,需要妥当地进行制度选择:创新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确立劳动争议审理简易程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关键词】劳动争议 模式重构 制度选择
【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劳动法律制度功能的差别认知及法律完善研究”(10YJA820014)
【分类号】:D922.5;D925.7
【正文快照】: 劳动争议又称作劳动纠纷或劳资争议,对其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单个劳动关系对应的劳动争议为狭义劳动争议,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争议。与团体劳动关系和单个劳动关系对应的劳动争议为广义劳动争议,即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或团体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明祥;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苏颖霞,李星光;试论德国劳动法律制度[J];理论导刊;2001年02期

3 青格勒图;劳动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赵宝华;;多元化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J];前沿;2011年03期

5 何文燕,廖永安;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重构[J];中国法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思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存废的法理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卫鑫;;我国个体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处理体制及完善[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4 刘田玉;论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围的扩张[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5 林嘉;林敏;;2002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3年01期

6 郑祝君;;劳动争议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构[J];法学;2012年01期

7 陈小青;;浅析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2期

8 石礼川;;浅谈对罢工权的立法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2期

9 孙凤良;;恶意欠薪应纳入法治[J];法治论坛;2009年03期

10 刘海宁;张建超;;劳动争议诉前调解的法律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殷勇;民事诉讼成本分析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庞铁力;劳动权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贺玲;论解雇保护中的法益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李娜;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正喜;《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运行实证考察[D];湘潭大学;2009年

4 邱静;坦桑尼亚劳工法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沈少蔚;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慎明;转型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劳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璜;劳动关系对国有企业工人尊严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奎;论劳动者的损害赔偿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邹东腾;解决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法律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吴丹;新《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佳佳;赵宁;;劳动争议诉讼机制的改革构思[J];当代经理人;2006年13期

2 李国光;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亟待明确的法律政策问题——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06期

3 刘昆岭;;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的困境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4 曹晓勇;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模式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3年04期

5 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6 ;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调查分析[J];人民司法;2000年12期

7 潘剑锋,齐华英;试论小额诉讼制度[J];法学论坛;2001年01期

8 陈忠谦;;从仲裁的本质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J];仲裁研究;2007年03期

9 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裕富;杨川丹;;和谐社会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唐艳秋;隋竹玉;;经济体制安排的缺陷使诚信缺失[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谭希培;何俊;;非理性因素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及扬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李仁方;;论二元户籍制度在中国的生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周贤日;;《劳动合同法》制度与实践的思考[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6 邓海峰;赵明;;能源立法模式与核心制度选择[J];政法论丛;2011年02期

7 徐绍荣;;国际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特点及我国的制度选择[J];理论界;2006年02期

8 张勇;项谷;;量刑监督的实体标准与制度选择[J];法学;2007年06期

9 张晓勇;;政府信用管理的制度选择[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宋雅芳;;论我国公务员处分救济模式的制度选择——以公正委员会为中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伟;;俄罗斯转轨和拉美改革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性障碍及当代借鉴性[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翼;;教育发展与制度选择:一种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比较优势与制度选择[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赵海怡;钱锦宇;黄少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律制度选择——民商法不容忽视[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段海峰;杨泽平;王淑青;张雨东;;夏克-哈特曼传感器任意形状孔径波前的模式重构及Zernike多项式描述[A];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黄维;沈红;;制度变迁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7 梁多;胡宁生;;关于公共组织中政策选择模型的探讨——基于整合两种制度主义方法论的研究[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白廷举;;法治——生态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选择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魏建;;私力保护与公力保护的选择——对《企业集群环境下专利保护的制度选择》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10 董前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博弈及制度选择[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何友良;中国共产党制度选择的基本特点与经验[N];江西日报;2011年

2 特约撰稿人 高 波;杜绝造假的制度选择[N];证券日报;2003年

3 王满仓;优秀制度是造就优秀企业的前提[N];中国工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赵何娟;邓小平与恢复高考:一次影响深远的制度选择[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丁时照;常青树上结出的理性果实[N];深圳商报;2006年

6 曾宪文;实现司法公正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设计[N];检察日报;2005年

7 范福潮;文化冲突与制度选择[N];南方周末;2007年

8 陈琼;中国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的制度选择[N];金融时报;2004年

9 周义兴 上海 职员;长假制度调研还是公开进行好[N];华夏时报;2007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 郑秉文;年金制度选择事关企业竞争力[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马永平;土地权利与登记制度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艳萍;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聂荣;农业风险及其规避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刘天祥;中国专业市场的演进[D];湖南大学;2007年

7 黄庆杰;城乡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选择与政府责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黄俊辉;物权相对论[D];武汉大学;2009年

9 郑林;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孙佚;汇率理论演变与趋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其卓;农民制度选择对未来农村土地政策制定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苹;大宇重工物流模式重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3 张琪;中国风险投资业制度选择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蔡书凯;中国农业保险的制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5 尚嘉亮;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运作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黄云龙;论行政复议司法化[D];山东大学;2008年

7 傅正强;高校远程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杨彦昌;论我国投资类寿险法律监管的路径依赖与制度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翠霞;农村养老:制度选择与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芳芳;社会保障制度选择中的社会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8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