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法体系之融合
本文关键词: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法体系之融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正在被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所包围,不知不觉,已经身处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之中了。贝克认为风险具有本质上的不可治理性,亦即不可预知性、不可计算性与不可收拾性。风险无论如何无法完全预防避免,“抛弃机器,回到前工业时代”亦无丝毫可能,如何填补科技发展、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损害,就自然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职业伤害领域,工伤保险制度和侵权法体系为补偿/赔偿职工所受伤害两项最主要的制度。19世纪末已将,由于侵权法归责原则的客观化,责任保险、社会保险的兴起,有学者宣称侵权法正面临危机。但工伤保险和工伤侵权是具有交叉性关系的两种不同的制度。工伤保险不能完全替代工伤侵权赔偿,工伤事故的侵权赔偿也无能力取代工伤保险,二者各有自己的调整范围和适用原则。尤其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有限的情况下,盲目鼓吹工伤保险的功能,忽视工伤侵权的民事赔偿功能,对于工伤受害者的保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未必有利。 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长久以来,我国不论是在实务界还是在理论界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本文之目的便在于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风险社会 工伤保险 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5;D92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下的损害赔偿9-14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概述9-11
- 一、风险与风险社会的概念9-10
- 二、风险的来源10-11
- 第二节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损害赔偿11-14
- 第二章 工伤保险制度之演进14-21
- 第一节 国外工伤保险制度的演进14-16
- 一、雇员自担责任阶段14
- 二、雇主过错责任阶段14-15
- 三、雇主任意责任保险阶段15-16
- 四、工伤社会保险制度阶段16
- 第二节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之演进16-21
- 一、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初期阶段17-18
- 二、工伤保险制度转型探索阶段18
- 三、工伤保险制度基本成型阶段18-19
- 四、工伤保险制度基本成熟阶段19-21
- 第三章 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法体系之融合21-57
- 第一节 我国工伤保险基本制度21-31
- 一、工伤保险的性质21-23
- 二、我国法律框架下之工伤认定——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为主要分析对象23-31
- 第二节 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比较31-36
- 一、工伤保险赔偿责任与雇主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31-35
- 二、工伤保险赔偿责任与雇主责任实体法上之比较35-36
- 三、工伤保险赔偿责任与雇主责任程序法上之比较36
- 第三节 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其他民事赔偿请求权之关系36-50
- 一、国外四种模式之分析检讨36-39
- 二、我国关于工伤保险补偿与其他民事赔偿关系之立法现状39-50
- 第四节 我国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之重构50-57
- 一、无第三侵权人情形下的法律适用51-53
- 二、有第三侵权人情形下的法律适用53-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3
- 附录63-73
- 致谢73-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2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3 ;刘明诉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二处第八工程公司、罗友敏工伤赔偿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05期
4 胡云腾;于同志;;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5 叶名怡;;重大过失理论的构建[J];法学研究;2009年06期
6 周开畅;;理顺“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关系应澄清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2006年11期
7 乌尔里希·贝克,郗卫东;风险社会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4期
8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3期
9 秦艳华,孙付;第三人侵权引起工伤的法律适用问题辨析[J];山东审判;2005年05期
10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立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张雪梅;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之竞合[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庄加园;连带债务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陶小兰;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文杰;雇主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程;贝克和卢曼关于风险的社会学思想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冬梅;论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的适用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7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5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