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编纂中自然人行为能力认定模式的立法选择——基于个案审查与形式审查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5 05:53
在自然人行为能力的认定上,我国现行法律、审判实践以及学者观点都在意思能力的形式审查和个案审查之间摇摆不定。事实上,无论是形式审查还是个案审查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一种理想的行为能力认定模式应当是兼顾两者的"双轨制":以意思能力的法律拟制为原则,并辅之以意思能力的个案审查作矫正。为了在未来民法典中落实行为能力认定模式的"双轨制",需要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拟制规则作出区别对待,将其改造为受保护人单方面的特权规则。同时,在个案行为能力的判断时,应结合法律行为与当事人生活之关联性、行为人的精神状况以及法律行为内容的公平性等要素综合考量。
【文章来源】:法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为能力制度中绝对无效主义的价值反思与修正[J]. 郑倩. 求是学刊. 2018(02)
[2]论监护在婚姻家庭制度中的地位及立法完善——以民法典的编纂和《民法总则》为背景[J]. 杜启顺. 法学杂志. 2017(08)
[3]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体系性解读[J]. 朱广新. 中外法学. 2017(03)
[4]成年人监护中行为能力认定域外考察[J]. 王竹青. 法律适用. 2017(11)
[5]论行为能力制度和新型成年监护制度的协调——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度安排[J]. 李国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6]成年监护制度的现代转向[J]. 李霞. 中国法学. 2015(02)
[7]自然人行为能力新思考[J]. 张驰. 法学. 2009(02)
[8]论禁治产人与无行为能力人的当代私法命运[J]. 李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5)
[9]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研究——兼论我国民事制度之完善[J]. 孙建江. 法学. 2003(02)
[10]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J]. 尹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6)
本文编号:3119261
【文章来源】:法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为能力制度中绝对无效主义的价值反思与修正[J]. 郑倩. 求是学刊. 2018(02)
[2]论监护在婚姻家庭制度中的地位及立法完善——以民法典的编纂和《民法总则》为背景[J]. 杜启顺. 法学杂志. 2017(08)
[3]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体系性解读[J]. 朱广新. 中外法学. 2017(03)
[4]成年人监护中行为能力认定域外考察[J]. 王竹青. 法律适用. 2017(11)
[5]论行为能力制度和新型成年监护制度的协调——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度安排[J]. 李国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6]成年监护制度的现代转向[J]. 李霞. 中国法学. 2015(02)
[7]自然人行为能力新思考[J]. 张驰. 法学. 2009(02)
[8]论禁治产人与无行为能力人的当代私法命运[J]. 李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5)
[9]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研究——兼论我国民事制度之完善[J]. 孙建江. 法学. 2003(02)
[10]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J]. 尹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6)
本文编号:3119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1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