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由有限合伙制度的价值实现探究其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4-15 08:32
  有限合伙制度最早起源于英美法系的康孟达协定,它是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组织,由于并存两种性质的责任形式,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优势,更易发挥灵活高效的作用。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正式将有限合伙制度纳入我国法律体系之中,是为了使这一制度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其是在中小企业融资和风险投资领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更好地实现有限合伙制度的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即从有限合伙制度的概述入手,通过对有限合伙制度的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研究分析,在将该制度与其他组织形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确立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同时进一步对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设计缺陷和完善措施展开思考,力求深入探索研究这一法律制度,使其价值得以彰显。显而易见,我国确立有限合伙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完善现有企业组织形式,有利于鼓励投资并促进企业资金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两种合伙责任形式的优势互补,更加有利于解决我国实务中风险投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国有中小企业、以及民间私募资金等存在的相关问题。因此,我国确立有限合伙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有限合伙制度的历史起源
        一、有限合伙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二、两大法系关于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概况
        三、两大法系有限合伙制度之立法比较
        四、两大法系对我国有限合伙制度之立法影响
    第二节 有限合伙企业的概念
        一、各国关于有限合伙的概念界定
        二、我国法律对于有限合伙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有限合伙与近似概念的比较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第一节 有限合伙与近似概念的比较
        一、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的比较
        二、有限合伙与两合公司的比较
        三、有限合伙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比较
        四、有限合伙与特殊的普通合伙比较
    第二节 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
        一、关于合伙人的法律规定
        二、合伙人的出资
        三、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关系
        四、合伙企业财产的流转
        五、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规定
        六、利润分配及对第三人责任的负担
第三章 有限合伙制度的价值实现
    第一节 有限合伙制度的法律价值实现
        一、有限合伙制度是对两种性质责任的整合,其加入立法是正式将混合责任组织形式纳入我国法律体系
        二、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设计,更加有利于发挥法律保护交易相对人的作用
    第二节 有限合伙制度的经济价值实现
        一、降低了风险投资的风险,具有相对强大的融资优势
        二、为中小企业发展突破现实困境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为民间资本提供合法的投资方式,可有效遏制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非法私募现象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度的其他价值实现
        一、有限合伙制度避免了双重征税的压力
        二、有限合伙制度独特的组织结构设计利于强化管理防范风险
        三、有限合伙制度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 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缺陷和完善建议
    一、同一合伙人是否可以参加多个有限合伙企业方面的问题
    二、合伙人在出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合伙人身份转化方面的问题
    四、防范有限合伙人滥用有限责任方面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私募基金与有限合伙制结合之利弊[J]. 吴运琦.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12)
[2]论有限合伙[J]. 江平,曹冬岩.  中国法学. 2000(04)
[3]有关合伙企业法中的几个问题[J]. 晓富.  中外法学. 1997(04)

硕士论文
[1]有限合伙法律制度刍议[D]. 钱涛.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有限责任合伙债权人保护机制研究[D]. 黄晓峰.华东政法大学 2008
[3]有限合伙研究[D]. 王晖.山东大学 2008
[4]有限合伙制度研究[D]. 宋阳.苏州大学 2007
[5]有限合伙法律制度研究[D]. 陈宁.东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8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38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