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1-04-16 18:16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历久弥新,其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发达国家以民间文学艺术属于公有领域为理由无偿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达到其经济和政治目的,试图以此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不断深入了解,对它的保护也不断推进,以法律保护的形式来对抗发达国家所谓民间文学艺术公有化的理论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而以何种法律保护模式给予民间文学艺术更切实有效地保护是当前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课题。鉴于民间文学艺术有别于普通版权作品的特点,并且通过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从一开始就不是用来解释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现行版权制度与民间文学艺术的诸多冲突也显而易见。虽然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纳入版权法的范畴,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运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不能对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有力的保护,在法理上也有冲突之处。因此,根据民间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在版权法之外用单行特别立法给予民间文学艺术更为合理有效地保护,同样是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同时,比较而言民间文学艺术单行特别立法被认为在理论和实...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
2.1 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
2.1.1 国际组织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
2.1.2 国内立法对民间文学艺术的解释
2.1.3 分析与结论
2.2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2.2.1 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性和传承性
2.2.2 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和变异性
2.2.3 民间文学艺术的有形性与无形性
2.3 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术语辨析
2.3.1 民间文学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3.2 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3.3 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知识的关系
第3章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3.1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现状分析
3.1.1 建国以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实践
3.1.2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要性认识
3.1.3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价值分析
3.2 以著作权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与不足
3.2.1 我国以著作权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
3.2.2 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局限性
第4章 完善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建议
4.1 选择单行特别立法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4.1.1 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保护的传统观点的不足
4.1.2 单行特别立法基础的分析
4.2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特别立法保护的立法建构
4.2.1 立法原则
4.2.2 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
4.2.3 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
4.2.4 设定永久性的保护期限
4.2.5 平衡权利主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论考[J]. 黄汇,郑家红.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12)
[2]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演进趋向[J]. 曹新明. 法商研究. 2005(05)
[3]论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法律保护模式的构建[J]. 谢海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04(03)
[4]民间文学艺术及其特别保护体系研究[J]. 刘华,胡武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5]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讨[J]. 张革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民间文学艺术立法的集体权利模式:一种新的探讨[J]. 梁志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7]试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 张广生. 中国法学. 1992(03)
[8]通过知识产权建立民间文学艺术国际保护的努力[J]. 米哈伊·菲彻尔,陈英明. 著作权. 1993 (04)
本文编号:314192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
2.1 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
2.1.1 国际组织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
2.1.2 国内立法对民间文学艺术的解释
2.1.3 分析与结论
2.2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2.2.1 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性和传承性
2.2.2 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和变异性
2.2.3 民间文学艺术的有形性与无形性
2.3 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术语辨析
2.3.1 民间文学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3.2 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3.3 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知识的关系
第3章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3.1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现状分析
3.1.1 建国以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实践
3.1.2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要性认识
3.1.3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价值分析
3.2 以著作权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与不足
3.2.1 我国以著作权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现状
3.2.2 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局限性
第4章 完善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建议
4.1 选择单行特别立法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4.1.1 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保护的传统观点的不足
4.1.2 单行特别立法基础的分析
4.2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特别立法保护的立法建构
4.2.1 立法原则
4.2.2 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
4.2.3 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
4.2.4 设定永久性的保护期限
4.2.5 平衡权利主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论考[J]. 黄汇,郑家红.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12)
[2]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演进趋向[J]. 曹新明. 法商研究. 2005(05)
[3]论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法律保护模式的构建[J]. 谢海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04(03)
[4]民间文学艺术及其特别保护体系研究[J]. 刘华,胡武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5]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讨[J]. 张革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民间文学艺术立法的集体权利模式:一种新的探讨[J]. 梁志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7]试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 张广生. 中国法学. 1992(03)
[8]通过知识产权建立民间文学艺术国际保护的努力[J]. 米哈伊·菲彻尔,陈英明. 著作权. 1993 (04)
本文编号:3141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4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