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中国管理层收购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3:51
  本文在考察管理层收购(MBO)的基本问题、理论基础及中外管理层收购立法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中国管理层收购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完善中国管理层收购立法提出了有创新见解的建议。文章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管理层收购基本问题考察”。该章首先介绍了管理层收购制度的基本概念,即它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是指目标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利用高负债融资,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并在整合目标公司业务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获取超高额回报的金融工具。其次着重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主要包括收购方为目标公司经理层、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融资、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经理层所有者与经营者身份的统一和管理层收购制度的股权激励性与清理产权双重功能。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阐述了国内外管理层收购制度理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随后介绍了我国引进管理层收购制度后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展现出该制度在我国经历的坎坷历程,并简单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运行机理。第二部分“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从管理层收购制度的理论基础着手,分别从经济学、法学、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代理人成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产权...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管理层收购的基本问题考察
    (一)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解读
    (二)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分析
    (三) 管理层收购的产生与发展探源
二、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一) 代理人成本理论
    (二) 人力资本理论
    (三) 激励理论
    (四) 产权理论
三、中外管理层收购立法比较
    (一)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主导方式
    (二)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主体和目标
    (三)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手段
    (四)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市场透明度与定价方式
四、中国管理层收购立法的主要问题解析
    (一) 中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严重的融资障碍
    (二) 中国管理层收购中定价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三) 中国管理层收购主体的确定面临困惑
    (四) 中国管理层收购中国家与中小股东利益难以保障
五、完善中国管理层收购立法的建议
    (一) 构建中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体系
    (二) 建立中国管理层收购的有效融资支持机制
    (三) 严格限定中国管理层收购主体的范围
    (四) 推动中国管理层收购价格市场发现机制的形成
    (五) 建立健全中国管理层收购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研究——兼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J]. 林海涛.  经济学家. 2005(01)
[2]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推行的六大理论支撑点——从激励角度解读MBO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J]. 孙自愿.  商业研究. 2004(23)
[3]谁刺痛了伊利的“脚后跟”?[J]. 张娅.  商务周刊. 2004(17)
[4]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J]. 赵瑞君,闫军,聂艳萍.  经济论坛. 2003(21)
[5]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几个法律问题[J]. 刘次邦,程永波.  法学杂志. 2003(06)
[6]上市公司MBO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 王莉萍,孟刚.  法学评论. 2003(05)
[7]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龙海红.  财会月刊. 2003(16)
[8]警惕管理层收购的九大陷阱[J]. 刘永立.  财会月刊. 2003(16)
[9]投资者保护视角下的管理层收购新理论[J]. 魏建.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5)
[10]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J]. 彭真明,周子凡.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MBO的效应分析及在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和前景分析[D]. 王洋.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51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51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