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建国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历程、逻辑与经验

发布时间:2021-06-13 14:24
  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与特定的经济基础、思想形态、法治状况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限经历了分权与集权的交替与融合。地方立法权限变革遵循着特定的逻辑,其经济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思想条件是执政者对权力分立的认识升华,其路径选择是审慎控制的渐进放权,其方式方法是一元多层次的反复探索。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根本,坚持发挥"两个积极性";坚定遵从立法权运行的基本规律,完善立法权能体系;以"单一制"为基础,推进立法权限分配法治化改革;坚持逐步推开的改革策略,进一步明晰地方立法权限。地方立法权限的合理变革有助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立法权限及其历史变革
    (一)地方立法权限的界定及其影响因素
    (二)建国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限的历史变革
二、建国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基本逻辑
    (一)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经济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思想条件:权力分立认识的不断升华
    (三)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路径选择:审慎控制的渐进式放权
    (四)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方式方法:一元多层次的反复探索
三、建国以来我国地方立法权限变革的经验启示
    (一)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根本,坚持发挥“两个积极性”
    (二)坚定遵从立法权运行的基本规律,完善立法权权能体系
    (三)以“单一制”为基础,推进立法权限分配法治化改革
    (四)坚持逐步推开的改革策略,进一步明晰地方立法权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分析与完善[J]. 毛雨.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5)
[2]立法赋权、决策控制与地方治理的法治转型[J]. 秦小建.  法学. 2017(06)
[3]中央与地方立法事权划分的理念、标准与中国实践——兼析我国央地立法事权法治化的基本思路[J]. 封丽霞.  政治与法律. 2017(06)
[4]地方立法需求与社会经济变迁——兼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J]. 郑泰安,郑文睿.  法学. 2017(02)
[5]提升地方人大立法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制度路径初探[J]. 莫纪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6]论设区的市的立法权:权限范围与权力行使[J]. 程庆栋.  政治与法律. 2015(08)
[7]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2)
[8]中国立法五十年(上)──1949──1999年中国立法检视[J]. 周旺生.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0(05)
[9]关于立法权限划分的理论与实践[J]. 李林.  法学研究. 1998(05)
[10]立法权与立法权限[J]. 蔡定剑.  法学研究. 1993(05)



本文编号:3227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27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