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完善我国慈善法律制度的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14: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社会主义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同时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不和谐问题,如:贫富悬殊不断拉大、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健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沿海和内陆经济发展不均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长期发展目标,而慈善事业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所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首次在国家的中央级的政府报告中,把慈善事业写入政府报告,表明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慈善事业是政府应该支持发展的事情;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应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近年来,我国公众对慈善事业和社会捐助活动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意愿,但慈善基本法律缺位影响了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许多政府部门也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以无论官方还...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慈善与国内外慈善立法现状
    2.1 慈善行为、慈善事业、慈善组织的界定
        2.1.1 慈善行为界定
        2.1.2 慈善事业的界定
        2.1.3 慈善组织的界定
    2.2 国内外慈善立法现状
        2.2.1 我国慈善立法现状
        2.2.2 美国慈善立法现状
        2.2.3 英国慈善立法现状
3 我国现行慈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现行慈善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3.2 现行慈善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对慈善行为的激励手段不够
        3.2.2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慈善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3.3 政府在慈善活动中定位偏差
        3.3.1 政府在慈善活动中功能过大
        3.3.2 民间组织在慈善活动中规模和数量较小
    3.4 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缺失
        3.4.1 人们对行政性的募捐持反感态度
        3.4.2 公众对款项的使用持怀疑态度
        3.4.3 认捐行为也缺乏公信力
    3.5 我国对慈善组织监督存在的问题
        3.5.1 慈善组织外部监督问题
        3.5.2 慈善组织内部监督问题
4 完善我国慈善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1 执政理念转变为法律建设提供了机遇
    4.2 实现社会和谐理念和慈善公平价值的需要
    4.3 现有慈善运作方式存在一定缺陷
    4.4 法律的引导、评价功能的需要
    4.5 国外的慈善立法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5 完善我国慈善基本法律制度的对策
    5.1 完善我国慈善法律制度的宏观构想
    5.2 完善我国慈善税收法律制度的对策
        5.2.1 美国慈善税收政策状况
        5.2.2 美国经验对我国慈善税收政策调整的启示
    5.3 完善我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
        5.3.1 英国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的关系研究
        5.3.2 英国模式对我国政府机构和慈善机构之间关系的借鉴
    5.4 慈善立法要提高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5.4.1 立法提高慈善公信力的意义
        5.4.2 慈善立法要加强慈善舆论监督
        5.4.3 立法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慈善机构运营机制
        5.4.4 立法要保慈善款项的收支透明公开
    5.5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督体系的对策
        5.5.1 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体系
        5.5.2 美国慈善组织监督体系对我国的借鉴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慈善才有和谐——谈谈我国的慈善事业[J]. 冯立.  时事报告. 2006(09)
[2]中国慈善事业落后原因剖析[J]. 王晓静.  理论学习. 2006(07)
[3]发展慈善事业立法要先行[J]. 方礼纲.  学习月刊. 2006(01)
[4]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之立法选择[J]. 吴兴国.  中国民政. 2005(07)
[5]社会救助变革背景下促进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J]. 李仁.  理论与改革. 2005(03)
[6]略论政府在社会慈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 李国林.  求实. 2005(05)
[7]给慈善捐款免税找个充分的理由[J]. 唐钧.  社区. 2005(09)
[8]拷问慈善机构:中美调查性报道趋同性研究[J]. 张威.  新闻记者. 2005(05)
[9]让慈善搭起回报社会的平台[J]. 靳伟华.  检察风云. 2005(09)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慈善事业继续前进[J]. 黄广文.  现代企业. 2005(04)

硕士论文
[1]犹太教的慈善理论及其实践[D]. 纪银平.山东大学 2005
[2]魏晋南北朝的慈善事业[D]. 蔡定益.南昌大学 2005
[3]明末的劝善思想和慈善事业[D]. 马丽.苏州大学 2005
[4]中国当代社会慈善事业研究[D]. 胡志方.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30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30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