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空间权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8:01
土地被誉为财富之母,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之一,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1]19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主要以平面的农业生产为主。当今社会,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有限的土地地表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向地下寻求空间是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土木、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地下商城、地下铁路、地下人防设施等土地立体化利用情形陆续出现,使得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从平面转向立体成为现实。在我国,虽然在地下建设的地下街、地下铁路及地下通道等已俯拾皆是,然而相应的学术研究与立法却严重滞后。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已有的地下空间权相关立法也存在立法层次低、立法内容单薄等问题。实践中,由于立法缺失,地下空间权归属不明确,地下建筑物、构筑物产权关系难以界定,造成开发利用行为无序,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地下空间的科学有效利用。探讨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及考虑未来开发利用空间的规模趋势,立法严重滞后迫切需要国家加快地下空间权的立法步伐。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地下空间权的理论问...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 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可行性
第三章 地下空间权理论解构
第一节 地下空间权的来源
第二节 地下空间权的性质
第三节 地下空间权的范围
第四节 地下空间权的构成
第四章 我国地下空间权立法思路
第一节 地下空间权的立法模式
第二节 地下空间权的范围
第三节 地下空间权的归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土地权利发展的三大轨迹及其启示[J]. 刘国臻,陈年冰. 学术研究. 2013(02)
[2]论城市地下空间权及其物权法构建[J]. 马栩生. 法商研究. 2010(03)
[3]土地使用权“分层设置”破题——深圳地铁上盖物业土地使用权分层出让调查[J]. 李孟然. 中国土地. 2008(08)
[4]论我国地下空间权建构的法律问题[J]. 胡正方. 政治与法律. 2006(05)
[5]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模式选择[J]. 刘保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J]. 李开国. 现代法学. 2006(02)
[7]论空间权的三大理论问题[J]. 刘漤. 江汉论坛. 2003(12)
[8]建立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 陈祥健. 政法论坛. 2003(01)
[9]我国土地公有制度对相邻权的影响[J]. 彭诚信.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1)
硕士论文
[1]地下空间权研究[D]. 常孝永.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152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 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可行性
第三章 地下空间权理论解构
第一节 地下空间权的来源
第二节 地下空间权的性质
第三节 地下空间权的范围
第四节 地下空间权的构成
第四章 我国地下空间权立法思路
第一节 地下空间权的立法模式
第二节 地下空间权的范围
第三节 地下空间权的归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土地权利发展的三大轨迹及其启示[J]. 刘国臻,陈年冰. 学术研究. 2013(02)
[2]论城市地下空间权及其物权法构建[J]. 马栩生. 法商研究. 2010(03)
[3]土地使用权“分层设置”破题——深圳地铁上盖物业土地使用权分层出让调查[J]. 李孟然. 中国土地. 2008(08)
[4]论我国地下空间权建构的法律问题[J]. 胡正方. 政治与法律. 2006(05)
[5]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模式选择[J]. 刘保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J]. 李开国. 现代法学. 2006(02)
[7]论空间权的三大理论问题[J]. 刘漤. 江汉论坛. 2003(12)
[8]建立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 陈祥健. 政法论坛. 2003(01)
[9]我国土地公有制度对相邻权的影响[J]. 彭诚信.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1)
硕士论文
[1]地下空间权研究[D]. 常孝永.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1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3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