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恐怖活动犯罪视阈下的我国反恐怖立法
发布时间:2021-07-29 11: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格局结束,多极化世界形成,全球各种利益集团冲突不断,以“双泛主义”为代表的一些极端思想被恐怖主义势力所利用,致使恐怖活动犯罪逐渐活跃。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迅速蔓延扩散,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完善反恐怖法律法规。中国目前也面临着以“三股势力”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势力的不断侵袭渗透,恐怖活动犯罪从新疆向内地逐渐扩散,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由于恐怖活动犯罪相较其他普通犯罪特征明显且危害巨大,因此及时推进完善反恐怖立法对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显得十分紧要急迫。我国在至2016年1月1日方才正式出台第一部反恐怖主义专门法律《反恐怖主义法》。《反恐怖主义法》出台后,我国进入了以《反恐怖主义法》为统领,以刑事立法和行政立法结合为主要立法内容,其他诸法配套的反恐怖立法体系建设新阶段。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反恐怖立法中的关键概念定义、罪名刑罚设置、诸法科学衔接配套和人权保障等几个重要方面仍有待逐步完善。所以,本文从分析恐怖活动犯罪的起源、概念、现状和特征等方面出发,结合域外立法情况和我国的反恐怖立法情况,分析我国反恐怖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现代恐怖活动犯罪起源与概念
(一)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起源
(二)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概念
二、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现状及特征
(一)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现状
1、国际恐怖活动犯罪现状
2、国内恐怖活动犯罪现状
(二)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的特征
1、犯罪动机和目的特征
2、犯罪手段特征
3、侵犯对象特征
4、实施主体特征
5、跨国性特征
三、我国反恐怖立法背景和进程简述
(一) 立法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3、域外立法背景
(二) 我国反恐怖立法进程简述
1、萌芽出现阶段
2、正式入法起步阶段
3、逐步发展增多阶段
4、密集立法阶段
四、我国反恐怖立法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 部分重要概念定义仍不明确
1、极端主义概念定义存在矛盾
2、恐怖主义概念定义存在模糊内容
3、涉恐类犯罪名词使用不够规范
(二) 专有罪名和分类仍然缺乏
(三) 定罪量刑缺少针对性规定
(四) 公权力扩张与私权利保护尚不能两全
1、私权利保护较公权力扩张力度依然偏弱
2、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易导致多重风险
(五) 《反恐怖主义法》与其他法律法规配套衔接尚不完善
1、与已有行政法规可能存在交叉重复
2、内容偏原则性和配套规定偏少
五、对完善我国反恐怖立法的建议
(一) 提高《反恐怖主义法》和刑事立法契合性
1、进一步厘清关键性定义
2、确立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定位
3、增设必要的恐怖活动犯罪罪名
4、刑罚与行政处罚实现梯次衔接、合理配置
(二) 完善《反恐怖主义法》配套立法和修订工作
1、应寻求宪法纲领指导和支持
2、完善实施细则、部门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3、完善预防性和善后性立法
(三) 人权保障不可轻视
1、坚持不可克减之权利
2、保障公民基本信息安全
3、保障正当民族和宗教权利
(四) 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端主义相关问题研究[J]. 赵璨.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03)
[2]我国反恐刑事立法的探索与研究[J]. 周强.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3]论我国刑法与反恐法的衔接——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 姚建龙,王江淮. 犯罪研究. 2016(02)
[4]从《反恐怖主义法》解读全民反恐[J]. 汪凯. 法制博览. 2016(05)
[5]国际反恐立法模式与我国反恐法律构建[J]. 任博,苏楷,吴昱萱. 法制与社会. 2016(05)
[6]我国反恐刑事立法的检讨与完善——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涉恐条款[J]. 梅传强. 现代法学. 2016(01)
[7]我国反恐怖国际合作的立法与实践[J]. 黄风,龙在飞. 人民检察. 2015(21)
[8]我国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研究[J]. 赵新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9]惩治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完善我国惩治恐怖主义法律体系[J]. 管建强,曹瑞璇. 法学杂志. 2015(07)
[10]恐怖主义与刑法规范[J]. 刘仁文. 中国法律评论. 2015(02)
本文编号:3309262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现代恐怖活动犯罪起源与概念
(一)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起源
(二)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概念
二、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现状及特征
(一)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现状
1、国际恐怖活动犯罪现状
2、国内恐怖活动犯罪现状
(二) 现代恐怖活动犯罪的特征
1、犯罪动机和目的特征
2、犯罪手段特征
3、侵犯对象特征
4、实施主体特征
5、跨国性特征
三、我国反恐怖立法背景和进程简述
(一) 立法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3、域外立法背景
(二) 我国反恐怖立法进程简述
1、萌芽出现阶段
2、正式入法起步阶段
3、逐步发展增多阶段
4、密集立法阶段
四、我国反恐怖立法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 部分重要概念定义仍不明确
1、极端主义概念定义存在矛盾
2、恐怖主义概念定义存在模糊内容
3、涉恐类犯罪名词使用不够规范
(二) 专有罪名和分类仍然缺乏
(三) 定罪量刑缺少针对性规定
(四) 公权力扩张与私权利保护尚不能两全
1、私权利保护较公权力扩张力度依然偏弱
2、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易导致多重风险
(五) 《反恐怖主义法》与其他法律法规配套衔接尚不完善
1、与已有行政法规可能存在交叉重复
2、内容偏原则性和配套规定偏少
五、对完善我国反恐怖立法的建议
(一) 提高《反恐怖主义法》和刑事立法契合性
1、进一步厘清关键性定义
2、确立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定位
3、增设必要的恐怖活动犯罪罪名
4、刑罚与行政处罚实现梯次衔接、合理配置
(二) 完善《反恐怖主义法》配套立法和修订工作
1、应寻求宪法纲领指导和支持
2、完善实施细则、部门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3、完善预防性和善后性立法
(三) 人权保障不可轻视
1、坚持不可克减之权利
2、保障公民基本信息安全
3、保障正当民族和宗教权利
(四) 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端主义相关问题研究[J]. 赵璨.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03)
[2]我国反恐刑事立法的探索与研究[J]. 周强.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3]论我国刑法与反恐法的衔接——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 姚建龙,王江淮. 犯罪研究. 2016(02)
[4]从《反恐怖主义法》解读全民反恐[J]. 汪凯. 法制博览. 2016(05)
[5]国际反恐立法模式与我国反恐法律构建[J]. 任博,苏楷,吴昱萱. 法制与社会. 2016(05)
[6]我国反恐刑事立法的检讨与完善——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涉恐条款[J]. 梅传强. 现代法学. 2016(01)
[7]我国反恐怖国际合作的立法与实践[J]. 黄风,龙在飞. 人民检察. 2015(21)
[8]我国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研究[J]. 赵新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9]惩治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完善我国惩治恐怖主义法律体系[J]. 管建强,曹瑞璇. 法学杂志. 2015(07)
[10]恐怖主义与刑法规范[J]. 刘仁文. 中国法律评论. 2015(02)
本文编号:3309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0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