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10:42
为了缓解因温室气体累积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框架性的法律条款,但并没有产生对各缔约方有实质性约束力的规定。为尽快落实《公约》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气候变化的相关内容,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约缔约方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第12条的规定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主要内容是:经过自愿磋商,公约附件一国家(37个欧洲国家,加上摩洛哥和列支敦士登)提供资金或技术给公约非附件一国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帮助其实现二氧化碳的额外减少排放。因此得到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即“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将用于协助附件一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第3条规定义务,而非附件一国家也可借助附件一国家的资金或技术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清洁发展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国家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该机制使我们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企业负担的环保义务转化为融资或交易产品;在改善气候...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四) 主要创新点
二、清洁发展机制概述
(一) 清洁发展机制的确立
(二)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运行法则
(三) 清洁发展机制的价值分析
三、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现状
(二)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立法中存在的缺陷
四、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构想
(一) 加强配套法规建设,改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法律环境
(二) 提升《办法》的立法层级,纠正制定依据和规定内容的违法问题
(三) 完善《办法》的具体内容,弥补具体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洁发展机制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的前景分析[J]. 杨圣明,韩冬筠. 国际贸易. 2007(01)
[2]控制气候变暖与CDM项目[J]. 李法庆. 商场现代化. 2007(03)
[3]建立清洁发展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 陈新凤. 经济师. 2006(07)
[4]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减排量交易及其法律问题[J]. 潘攀. 中国能源. 2005(10)
[5]《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碳贸易与环保制约的协调[J]. 杨红强,张晓辛.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0)
[6]论《京都议定书》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袁岳霞. 辽东学院学报. 2005(05)
[7]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J]. 孙佑海. 环境保护. 2005(01)
[8]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J]. 何建坤,刘滨,陈文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6)
[9]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研究[J]. 杨红强,聂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11)
[10]试论条约在中国国内的适用[J]. 孙焕为.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04(00)
博士论文
[1]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 朱谦.苏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 张媛.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1550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
(四) 主要创新点
二、清洁发展机制概述
(一) 清洁发展机制的确立
(二)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运行法则
(三) 清洁发展机制的价值分析
三、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现状
(二)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立法中存在的缺陷
四、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构想
(一) 加强配套法规建设,改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法律环境
(二) 提升《办法》的立法层级,纠正制定依据和规定内容的违法问题
(三) 完善《办法》的具体内容,弥补具体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洁发展机制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的前景分析[J]. 杨圣明,韩冬筠. 国际贸易. 2007(01)
[2]控制气候变暖与CDM项目[J]. 李法庆. 商场现代化. 2007(03)
[3]建立清洁发展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 陈新凤. 经济师. 2006(07)
[4]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减排量交易及其法律问题[J]. 潘攀. 中国能源. 2005(10)
[5]《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碳贸易与环保制约的协调[J]. 杨红强,张晓辛.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0)
[6]论《京都议定书》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袁岳霞. 辽东学院学报. 2005(05)
[7]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J]. 孙佑海. 环境保护. 2005(01)
[8]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J]. 何建坤,刘滨,陈文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6)
[9]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研究[J]. 杨红强,聂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11)
[10]试论条约在中国国内的适用[J]. 孙焕为.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04(00)
博士论文
[1]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 朱谦.苏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 张媛.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1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2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