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立法后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17:12
立法后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模式,但其作为检验立法后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的最佳方式,在学术界和行政立法领域广泛使用。我国立法后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法,程序法的立法后研究相对较少,《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作为我国第一部行政程序地方政府规章,自2008年颁布实施至今已经七年,其颁布施行对各地方行政程序立法和最终制定全国行政程序法具有借鉴意义,对其进行立法后评估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湖南省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通过“控权”,对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制,突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设计,为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民主化、透明化做出制度固化。作为地方行政程序立法,其在合法性、合理性、立法技术以及可操作性等主要立法后评估指标上均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缺陷和问题不可避免,主要体现在:合法性方面存在与上位法的冲突;合理性方面,部分条款存在执行障碍;立法技术评估方面,框架结构的逻辑设置不合理,在整体上也存在漏洞和不完善,如监督措施并不完善,责任追究的设计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可能最终造成《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在实施中与立法...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法性评估
第一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宪性评估
一、合宪性评估的必要性
二、合宪性评估标准
三、《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合宪性评估
第二节 合法性评估
一、合法性评估的必要性
二、合法性评估标准
三、《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法性评估
第三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合法性评估后的反思
一、重复性规定多,突破性规定少
二、部分规定与上位法存在冲突
二、法律绩效离不开行政手段的干预
第二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理性评估
第一节 选择的合理性
一、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
二、调整社会关系的可行性
三、调整社会关系的有效性
第二节 法律绩效的合理性
一、社会绩效的合理性
二、经济绩效的合理性
三、法律绩效的公平性
第三节 立法权、立法程序、立法内容的合理性
一、立法权的合理性
二、立法程序的合理性
三、立法内容的合理性
第四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合理性评估后的反思
一、监督程序设计的漏洞
二、责任追究的设定不平衡导致了立法本身的价值贬损
第三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立法技术评估
第一节 形式结构技术评估
一、法的名称及总体结构
二、法的目录及章节结构
三、法的正文及编排结构
第二节 内容结构技术评估
一、立法目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
三、法律原则
四、法律术语的解释
五、法律规则
六、施行日期和日落条款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表达技术评估
一、《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文本风格
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法律语句的选择。
第四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技术评估后的反思
一、存在立法语言不严谨,概念模糊的问题
二、立法结构标准不一,存在逻辑问题
第四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可操作性评估
第一节 权利性规则设计评估
一、权利的主体范围
二、权利的范围
第二节 义务性规则设计评估
一、行政决策程序义务性规则设定
二、行政执法程序的义务性规则设定
三、行政听证的程序化义务性规则设定
第三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可操作性评估后的反思
一、程序设计的不完整可能导致听证最终结果的不公正
二、专业人员资质要求标准较低,配套制度不完善
第五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的回应及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启示
第一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的回应
一、问题描述
二、问题根源
三、完善的建议
第二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启示
一、重视行政程序立法中价值和原则的树立
二、行政程序立法的顶层设计应将法的“生命力”放在首位考虑
三、湖南省搭建行政程序规章体系对国家行政程序立法体系建立的启示
四、地方行政程序立法需要国家层面立法支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中文期刊类
四、文件、网页资料类
附录A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一)
附录B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二)
附录C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三)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法后评估的实践与反思——以长沙市地方规章立法后评估为视角[J]. 李沫,蒋建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立法面向问题研究[J]. 章志远,朱渝. 江淮论坛. 2012(06)
[3]立法后评估标准的概念、维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称心. 法学杂志. 2012(11)
[4]论我国立法后评估启动的常态化[J]. 陈书全. 法学论坛. 2012(03)
[5]论立法后评估常态化启动机制的构建[J]. 陈书全. 现代法学. 2012(02)
[6]基于定量分析的立法后评估方法[J]. 苏黎兰,张紫薇,张志. 理论月刊. 2012(03)
[7]行政程序法的价值与功能[J]. 刘云华. 求实. 2011(12)
[8]我国行政规章的事后评估机制研究——规章制定权扩张与监督权萎缩的非对称性分析及其解决[J]. 崔卓兰,杜一平. 法学评论. 2011(05)
[9]立法后评估:法律体系形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J]. 俞荣根.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1)
[10]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J]. 汪全胜,陈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博士论文
[1]我国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研究[D]. 黄洪旺.福建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立法后评估法律制度研究[D]. 于海洋.吉林大学 2011
[2]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 章挥.苏州大学 2010
[3]《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实践突破及理论意义[D]. 董灿.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立法后评估方法论研究[D]. 刘迎新.山东大学 2009
[5]实证分析与制度构建:立法后评估问题研究[D]. 申杰敏.河北大学 2009
[6]我国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 孙树曼.山东大学 2009
[7]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 李鸿飞.中国海洋大学 2008
[8]我国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相关制度研究[D]. 程慧.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1809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法性评估
第一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宪性评估
一、合宪性评估的必要性
二、合宪性评估标准
三、《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合宪性评估
第二节 合法性评估
一、合法性评估的必要性
二、合法性评估标准
三、《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法性评估
第三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合法性评估后的反思
一、重复性规定多,突破性规定少
二、部分规定与上位法存在冲突
二、法律绩效离不开行政手段的干预
第二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合理性评估
第一节 选择的合理性
一、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
二、调整社会关系的可行性
三、调整社会关系的有效性
第二节 法律绩效的合理性
一、社会绩效的合理性
二、经济绩效的合理性
三、法律绩效的公平性
第三节 立法权、立法程序、立法内容的合理性
一、立法权的合理性
二、立法程序的合理性
三、立法内容的合理性
第四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合理性评估后的反思
一、监督程序设计的漏洞
二、责任追究的设定不平衡导致了立法本身的价值贬损
第三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立法技术评估
第一节 形式结构技术评估
一、法的名称及总体结构
二、法的目录及章节结构
三、法的正文及编排结构
第二节 内容结构技术评估
一、立法目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
三、法律原则
四、法律术语的解释
五、法律规则
六、施行日期和日落条款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表达技术评估
一、《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文本风格
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法律语句的选择。
第四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技术评估后的反思
一、存在立法语言不严谨,概念模糊的问题
二、立法结构标准不一,存在逻辑问题
第四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可操作性评估
第一节 权利性规则设计评估
一、权利的主体范围
二、权利的范围
第二节 义务性规则设计评估
一、行政决策程序义务性规则设定
二、行政执法程序的义务性规则设定
三、行政听证的程序化义务性规则设定
第三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可操作性评估后的反思
一、程序设计的不完整可能导致听证最终结果的不公正
二、专业人员资质要求标准较低,配套制度不完善
第五章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的回应及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启示
第一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的回应
一、问题描述
二、问题根源
三、完善的建议
第二节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启示
一、重视行政程序立法中价值和原则的树立
二、行政程序立法的顶层设计应将法的“生命力”放在首位考虑
三、湖南省搭建行政程序规章体系对国家行政程序立法体系建立的启示
四、地方行政程序立法需要国家层面立法支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中文期刊类
四、文件、网页资料类
附录A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一)
附录B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二)
附录C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调查问卷(三)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法后评估的实践与反思——以长沙市地方规章立法后评估为视角[J]. 李沫,蒋建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立法面向问题研究[J]. 章志远,朱渝. 江淮论坛. 2012(06)
[3]立法后评估标准的概念、维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称心. 法学杂志. 2012(11)
[4]论我国立法后评估启动的常态化[J]. 陈书全. 法学论坛. 2012(03)
[5]论立法后评估常态化启动机制的构建[J]. 陈书全. 现代法学. 2012(02)
[6]基于定量分析的立法后评估方法[J]. 苏黎兰,张紫薇,张志. 理论月刊. 2012(03)
[7]行政程序法的价值与功能[J]. 刘云华. 求实. 2011(12)
[8]我国行政规章的事后评估机制研究——规章制定权扩张与监督权萎缩的非对称性分析及其解决[J]. 崔卓兰,杜一平. 法学评论. 2011(05)
[9]立法后评估:法律体系形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J]. 俞荣根.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1)
[10]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J]. 汪全胜,陈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博士论文
[1]我国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研究[D]. 黄洪旺.福建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立法后评估法律制度研究[D]. 于海洋.吉林大学 2011
[2]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 章挥.苏州大学 2010
[3]《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实践突破及理论意义[D]. 董灿.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立法后评估方法论研究[D]. 刘迎新.山东大学 2009
[5]实证分析与制度构建:立法后评估问题研究[D]. 申杰敏.河北大学 2009
[6]我国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 孙树曼.山东大学 2009
[7]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 李鸿飞.中国海洋大学 2008
[8]我国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相关制度研究[D]. 程慧.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1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5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