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行政立法的生态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13:31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的无情破坏,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存续。全世界的法学家都试图通过变革传统的法律制度,建立一套能够满足环境保护需要、抑制生态危机的全新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一股法律生态化的热潮。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与环境保护关系最为密切的行政法入手,通过对行政立法的生态化改造,使其制定出来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符合保护环境、防治生态危机的需要,也使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保护环境、防治生态危机时有法可依。 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阐述了行政立法生态化的概念和基本内涵,从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等方面论述了行政立法生态化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笔者对行政立法生态化重构进行了具体的设想。 由于生态危机的成因十分复杂,涉及到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物圈的方方面面,几乎人类所有的活动都与环境保护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社会活动都有引发生态危机的危险。因此,环境保护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它需要所有行政法规、规章协同配合...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研究背景
        1.2.1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时代背景
        1.2.2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学术背景
    1.3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内涵
        1.3.1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概念
        1.3.2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内涵
2 生态危机对传统法律的挑战
    2.1 传统宪法无力对抗生态危机
        2.1.1 传统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2.1.2 传统宪法对环境保护的规定过于笼统
    2.2 传统民法在环境保护上的不足
        2.2.1 在传统民法中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制度不利于环境保护
        2.2.2 传统民法中的救济方式不利于环境保护
    2.3 行政立法的生态化变革势在必行
3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3.1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哲学基础
    3.2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伦理基础
        3.2.1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是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
        3.2.2 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
        3.2.3 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飞跃
    3.3 行政立法生态化的经济学基础
        3.3.1 从传统消费方式向可持续消费方式转变
        3.3.2 从生化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
4 行政立法价值取向的生态化修正
    4.1 传统行政立法价值取向的偏差
        4.1.1 传统行政立法价值取向中经济优先论的破产
        4.1.2 传统行政立法价值取向中人本主义的覆灭
    4.2 行政立法全新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4.2.1 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
        4.2.2 兼顾后代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5 对行政立法基本原则的生态化改造
    5.1 公平原则
        5.1.1 种际公平原则
        5.1.2 代际公平原则
    5.2 生态优先原则
    5.3 预防为主原则
6 行政立法生态化重构的具体设想
    6.1 行政立法生态化重构的几个基本问题
    6.2 行政立法主体的生态化重构
        6.2.1 行政立法主体的范围
        6.2.2 行政立法主体生态化的具体设想
    6.3 行政立法技术的生态化重构
        6.3.1 行政立法基本条件的环境因素
        6.3.2 行政立法协调性的生态化
        6.3.3 行政立法预测的生态化
    6.4 行政立法程序的生态化
        6.4.1 行政立法程序中立法准备的生态化重构
        6.4.2 由草案到法的阶段的生态化重构
        6.4.3 行政立法程序中立法完善阶段的生态化重构
    6.5 行政立法监督的生态化重构
    6.6 对行政立法内容设计上的生态化建议
        6.6.1 行政手段的生态化变革
        6.6.2 行政立法内容设计中的技术手段
结论
引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现代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J]. 陈泉生.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05)



本文编号:3494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94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8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