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论我国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4 19:3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显得日趋重要。各沿海国家均将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下不断完善海洋立法。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东盟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这不仅是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新模式,更是各涉海领域发展的新动向。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传承丝绸之路“和平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内涵,增强自身在国际海洋法律秩序政府间谈判中的话语权。法律从古时的礼俗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现代制度设计,而海洋法律作为国家法律的新兴发展方向,诞生并受影响于各国或开放或封闭的海洋文化。马汉的“海权论”改变了美国的海洋文化,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目前针对中国海洋文化和海洋立法的研究是相对孤立的。因此本文梳理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脉络,并从海洋非生物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安全、海洋航运、海洋环境五个方面论述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通过对欧美等海洋强国先进立法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海洋文化独特的发展过程,取其精华,完善涉海领域的各项立法,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转变。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与...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海洋文化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二、中国传统海洋文化
    三、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途径
第二章 我国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
    一、海洋非生物资源方面
        (一) 海洋非生物资源文化
        (二) 海洋非生物资源立法
        (三) 我国海洋非生物资源文化对海洋非生物资源立法的影响
    二、海洋渔业方面
        (一) 海洋渔业文化
        (二) 海洋渔业立法
        (三) 我国海洋渔业文化对海洋渔业立法的影响
    三、海洋安全方面
        (一) 海洋安全文化
        (二) 海洋安全立法
        (三) 我国海洋安全文化对海洋安全立法的影响
    四、海洋航运方面
        (一) 海洋航运文化
        (二) 海洋航运立法
        (三) 我国海洋航运文化对海洋航运立法的影响
    五、海洋环境方面
        (一) 海洋环境文化
        (二) 海洋环境立法
        (三) 我国海洋环境文化对海洋环境立法的影响
第三章 完善我国海洋立法的对策
    一、加强公众海洋意识
        (一) 加强公众海洋意识教育
        (二) 将海洋意识内化为民族海洋精神
    二、通过完善海洋法制推动海洋文化发展
        (一) 通过法律影响文化
        (二) 通过立法缓解矛盾
        (三) 完善我国海洋立法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依法治海简论[J]. 金永明.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04)
[2]争议海域执法的法律问题研究[J]. 张晏瑲.  比较法研究. 2018(01)
[3]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J]. 胡波.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05)
[4]南海海洋权益维护的法律和体制机制保障问题研究——以油气开发为突破口[J]. 张良福.  南海法学. 2017(03)
[5]“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海洋意识提升[J]. 章忠民,胡林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6]论海军外交的博奕与法律基础[J]. 张晏諁,刘恩.  国际法研究. 2016(04)
[7]论领海无害通过制度[J]. 金永明.  国际法研究. 2016(02)
[8]海上丝绸之路安全保障法律问题研究[J]. 宋云霞,李承奕,王铁钢.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5(02)
[9]南海区域港口国监督合作机制探析[J]. 张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10]《海上交通安全法》修改中对国家海洋权益的考量[J]. 李志文,范天娇.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4(02)

硕士论文
[1]论海洋文化对海洋环境立法的影响[D]. 付瑶.山东大学 2015
[2]论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D]. 张涛.山东大学 2014
[3]论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D]. 景莹莹.山东大学 2013
[4]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对策研究[D]. 史新浩.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3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43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