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1 13:01
  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受到的损害,主要通过国家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途径加以解决。然而,大量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绝大部分刑事被害人的损害无法得到合理赔偿,导致刑事被害人对国家及国家司法制度产生不信任感,部分被害人通过非法或非理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造成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混乱,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对于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公民对国家司法制度的信任,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人权理论的发展和被害人学的推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相关问题,在各国的立法、司法以及社会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方面也在积极地进行着自己的努力。但是由于理论、观念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体系很不完善。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着重对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建立的法理依据、可行性、立法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促使更多的人关注被害人,帮助被害人,让法律的正义实现得更加完美。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分析比较当前学界观点的基础上,对刑事被害人国家...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概述
    (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概念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1. 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关系
        2. 与国家赔偿制度的关系
        3. 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系
        4. 与保险制度的关系
        5. 与灾害救助制度的关系
        6. 与司法救助制度的关系
    (三)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发展进程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依据分析
    (一) 国家责任说
    (二) 社会福利说
    (三) 社会保险说
    (四) 我国应采取的依据
三、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立可行性分析
    (一) 法律基础分析
    (二) 经济基础分析
    (三) 国内地方实践分析
四、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立法构想
    (一) 救助原则
    (二) 救助对象
    (三) 救助条件
    (四) 救助范围
    (五) 救助机关
    (六) 救助程序
    (七) 救助资金
    (八) 救助金额
    (九) 救助监督
    (十) 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事被害人救助社会福利说之提倡[J]. 康伟,柳建华.  河北法学. 2009(12)
[2]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构想[J]. 刘军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7)
[3]刑事被害人救助地方立法探索[J]. 袁金彪,陈绍斌.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9(03)
[4]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研究[J]. 贾学胜.  河北法学. 2009(06)
[5]美国犯罪被害人政府补偿制度介评[J]. 王瑞君.  环球法律评论. 2009(03)
[6]我国被害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王丽华,卢建平.  河北法学. 2009(05)
[7]由救助走向补偿──论刑事被害人救济路径的选择[J]. 陈彬.  中国法学. 2009(02)
[8]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正当性[J]. 严然,彭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3)
[9]完善刑事被害人民事权益保障制度的思考[J]. 陈相明.  河北学刊. 2009(01)
[10]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立法构想[J]. 孙宝民,李环宇.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1)



本文编号:3658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58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