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立法利益衡量
发布时间:2022-07-23 14:31
面对多元利益冲突,针对立法者如何确定诸多利益间的位阶,实现利益平衡的问题,提出立法利益衡量理论。20世纪90年代,利益衡量最早由我国梁慧星教授从日本介绍到国内。立法利益衡量是通过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的过程作出价值判断,并最终以新的法律规范的产生为结果。作为一种立法上的方法论,立法利益衡量理论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立法工作,尤其是有关侵权责任承担部分的立法,正是通过对该法所保护的某些彼此间相对立的利益进行调整来实现稳定的利益平衡机制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21条、45条共规定了十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本文在介绍立法利益衡量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立法设置与利益衡量理论的关系,得出我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是采取二元并立的结论,并延伸到民法典的相关立法工作,以期对我国的侵权责任形式乃至民法典的立法工作作出些许助益。本文共分四个章节展开讨论。第一章节是基本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针对利益、利益衡量理论含义的分析以及对立法利益衡量与侵权责任法二者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侵权责任法立法通过规定各种承担侵权责任方式的途径,通过对是否构成责任关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理论研究
一、 利益衡量理论概述
(一) 利益的含义
(二) 利益衡量的含义
二、 立法利益衡量与侵权责任法
(一) 立法利益衡量理论
(二) 侵权责任法立法利益衡量之表现
第二章 立法利益衡量解决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比较研究
(一) 西方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二) 我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二、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焦点分析
(一)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立法规定
(二)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争议焦点
三、 立法利益衡量调整的利益范畴
(一) 法律利益的范畴
(二) 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法益范畴
(三) 侵权责任方式与立法利益衡量
第三章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立法利益衡量的路径分析
一、 立法利益衡量解决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之必要性
(一) 立法中利益冲突的必然性
(二) 立法在解决利益冲突中的作用
二、 立法中利益衡量的过程
(一)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
(二)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整合
三、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功能分析
(一)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救济性功能
(二)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预防性功能
(三)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惩罚性功能
第四章 立法利益衡量与民法典立法
一、 民法典存在之必要性分析
(一) 中国有民法典编纂的历史
(二) 我国现行民法体系存在缺陷
(三) 我国已经开展民法典编纂准备工作
二、 立法利益衡量之于民法典的价值
(一) 民法典是立法利益衡量的结果
(二) 立法利益衡量有助于民法体系的完善
三、 侵权责任方式采取二元并立的理论依据
(一) 立法利益衡量的要求
(二) 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同等重要
(三) 为侵权责任法在未来民法典中独立成编提供依据
(四) 对民法典中侵权责任方式规定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世纪十年中国的民法典努力[J]. 徐涤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论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中国元素”[J]. 王轶. 法学杂志. 2011(04)
[3]英国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J]. 林其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论医疗知情同意书——兼评《侵权责任法》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J]. 艾尔肯,秦永志. 东方法学. 2010(03)
[5]《侵权责任法》立法程序的合宪性解释——兼论“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宪法意识[J]. 王竹. 法学. 2010(05)
[6]关于侵权责任形式的解读——兼论绝对权请求权的立法模式[J]. 龚赛红. 法学杂志. 2010(04)
[7]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J]. 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3)
[8]我国侵权责任形式的反思[J]. 周友军. 法学杂志. 2009(03)
[9]制定侵权责任法的学理分析——侵权行为之债立法模式的借鉴与变革[J]. 魏振瀛. 法学家. 2009(01)
[10]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回顾与展望[J]. 王利明. 法学论坛. 2008(05)
本文编号:3665312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理论研究
一、 利益衡量理论概述
(一) 利益的含义
(二) 利益衡量的含义
二、 立法利益衡量与侵权责任法
(一) 立法利益衡量理论
(二) 侵权责任法立法利益衡量之表现
第二章 立法利益衡量解决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比较研究
(一) 西方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二) 我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二、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焦点分析
(一)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立法规定
(二)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争议焦点
三、 立法利益衡量调整的利益范畴
(一) 法律利益的范畴
(二) 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法益范畴
(三) 侵权责任方式与立法利益衡量
第三章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立法利益衡量的路径分析
一、 立法利益衡量解决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之必要性
(一) 立法中利益冲突的必然性
(二) 立法在解决利益冲突中的作用
二、 立法中利益衡量的过程
(一)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
(二)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整合
三、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功能分析
(一)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救济性功能
(二)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预防性功能
(三)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惩罚性功能
第四章 立法利益衡量与民法典立法
一、 民法典存在之必要性分析
(一) 中国有民法典编纂的历史
(二) 我国现行民法体系存在缺陷
(三) 我国已经开展民法典编纂准备工作
二、 立法利益衡量之于民法典的价值
(一) 民法典是立法利益衡量的结果
(二) 立法利益衡量有助于民法体系的完善
三、 侵权责任方式采取二元并立的理论依据
(一) 立法利益衡量的要求
(二) 预防功能与救济功能同等重要
(三) 为侵权责任法在未来民法典中独立成编提供依据
(四) 对民法典中侵权责任方式规定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世纪十年中国的民法典努力[J]. 徐涤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论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中国元素”[J]. 王轶. 法学杂志. 2011(04)
[3]英国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J]. 林其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论医疗知情同意书——兼评《侵权责任法》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J]. 艾尔肯,秦永志. 东方法学. 2010(03)
[5]《侵权责任法》立法程序的合宪性解释——兼论“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宪法意识[J]. 王竹. 法学. 2010(05)
[6]关于侵权责任形式的解读——兼论绝对权请求权的立法模式[J]. 龚赛红. 法学杂志. 2010(04)
[7]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J]. 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3)
[8]我国侵权责任形式的反思[J]. 周友军. 法学杂志. 2009(03)
[9]制定侵权责任法的学理分析——侵权行为之债立法模式的借鉴与变革[J]. 魏振瀛. 法学家. 2009(01)
[10]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回顾与展望[J]. 王利明. 法学论坛. 2008(05)
本文编号:3665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6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