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衔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4 12:08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航空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危害航空飞行安全的问题也是日益增多。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对这些危害民航飞行安全的犯罪做出了反应,制定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欲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我国作为公约的签署国,有义务实现国内刑事立法和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同步性。2010年《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的通过标志着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现代化的开始,面对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犯罪形式的多样化、科技化和“智能化”。原有的航空安保公约可能已经不能完全覆盖现有的犯罪形式,虽然《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还没有生效,但是它对于我国关于航空犯罪的刑事立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传统的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民航犯罪的规定进行一个梳理,并阐明新形势下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不足。深入探讨2010年通过的《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基于社会风险理论下,得出现代民航刑事立法特点:犯罪预备实行化、帮助行为正犯化、刑罚处罚前置化。立足于公约,探讨我国刑法在于公约衔接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关于民航犯罪立法方面,公约对我国刑法衔接的具有的启示意义,提出威胁罪和暴行罪的罪名构想,以期为我国完善预防和惩治...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目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传统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的民航犯罪
2.1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制定历史背景
2.2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关于民航犯罪的规定
2.2.1 1963年《东京公约》的民航犯罪
2.2.2 1970年《海牙公约》的民航犯罪
2.2.3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和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民航犯罪
2.3 新形势下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民航犯罪规定的不足
2.4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现代化——《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的通过
2.4.1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制定的背景和过程
2.4.2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关于民航犯罪的主要内容
2.4.3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关于民用航空犯罪的突破及争议
第三章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理论分析
3.1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理论
3.2 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在我国适用的模式
3.3 风险社会理论下民用航空犯罪的立法趋势
3.3.1 犯罪预备实行化
3.3.2 帮助行为正犯化
3.3.3 刑罚处罚前置化
第四章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实务分析
4.1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具体衔接
4.2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思考
4.2.1 国内民航刑事立法应包含公约中内容
4.2.2 具体罪名的设定可与公约不一致
4.2.3 国内民航刑事立法应追求严而不厉
4.3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建议
4.3.1 设立威胁罪的构想
4.3.2 设立暴行罪的构想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60276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目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传统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的民航犯罪
2.1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制定历史背景
2.2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关于民航犯罪的规定
2.2.1 1963年《东京公约》的民航犯罪
2.2.2 1970年《海牙公约》的民航犯罪
2.2.3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和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民航犯罪
2.3 新形势下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民航犯罪规定的不足
2.4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现代化——《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的通过
2.4.1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制定的背景和过程
2.4.2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关于民航犯罪的主要内容
2.4.3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关于民用航空犯罪的突破及争议
第三章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理论分析
3.1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理论
3.2 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在我国适用的模式
3.3 风险社会理论下民用航空犯罪的立法趋势
3.3.1 犯罪预备实行化
3.3.2 帮助行为正犯化
3.3.3 刑罚处罚前置化
第四章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实务分析
4.1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具体衔接
4.2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思考
4.2.1 国内民航刑事立法应包含公约中内容
4.2.2 具体罪名的设定可与公约不一致
4.2.3 国内民航刑事立法应追求严而不厉
4.3 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的建议
4.3.1 设立威胁罪的构想
4.3.2 设立暴行罪的构想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60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86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