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强迫交易罪刑法适用与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4-01-30 02:0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易的形式也逐步多元化,各种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强迫交易行为也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隐蔽化。强迫交易行为不仅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更侵犯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的市场交易秩序。为打击不法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国1997年刑法设立了强迫交易罪,以具体列举的方式将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规定为强迫交易的两种具体类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新型的交易种类频现,强迫交易的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其危害也随之呈现扩大化趋势。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护市场交易秩序,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又增加了三种新的强迫交易种类,即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法律是立法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并修改的。关于强迫交易罪,实践中因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不明确,存在较多争议点,比如强迫交易罪侵犯的为何种客体?交易应如何认定?强迫交易罪中的暴力和威胁行为应当如何掌握?何种程度为情节严重?强迫交易罪和其他罪名应如何界分?...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强迫交易罪概述
    第一节 我国关于强迫交易罪的立法沿革
        一、1997年刑法关于强迫交易罪的规定
        二、《刑法修正案(八)》对强迫交易罪的修改
        三、设立并修改强迫交易罪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中“交易”的认定
        一、交易的含义
        二、交易应当遵循的原则
        三、强迫交易罪中交易的特征
        四、强迫交易的交易种类
第二章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主体认定的难点
        一、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人可以成为强迫交易罪的主体
        二、单位作为本罪主体时不需要取得营业执照
    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的罪过与目的
        一、强迫交易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二、强迫交易罪不需要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
    第三节 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多重客体
        一、单一客体说
        二、双重客体说
        三、多重客体说
    第四节 强迫交易罪的暴力与威胁
        一、强迫交易中的暴力行为
        二、强迫交易中的威胁行为
第三章 强迫交易罪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的入罪标准
        一、我国刑法中部分罪名关于“情节严重”的规定
        二、强迫交易中“情节严重”的认定
    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相邻罪名的界分
        一、支付低价款强行收购货物行为的定性
        二、利用媒体地位要挟企业行为的定性
        三、销售虚假货物行为的定性
        四、强行占有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
第四章 我国关于强迫交易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的立法缺陷
        一、所列举的交易种类范围过窄,打击范围不够
        二、限制了强迫交易的手段行为,打击力度不够
        三、对于“情节严重”的入罪标准规定模糊不清
    第二节 强迫交易罪的立法完善
        一、增加兜底性条款以扩充交易种类
        二、扩充强迫交易的手段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三、出台司法解释,明确“情节严重”的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89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889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