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限制与保护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限制与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基因专利 类权利要求 专利审查标准 内容披露义务 设备实验例外
【摘要】:基因作为遗传信息传递、表达、性状发育分化的依据,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议后,基因专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除了基础科学研究外,基因技术在农业、生态、医药等方面的用途日渐广泛,特别是在药物研发和基因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项目在人类医疗、卫生等行业被广泛应用,这尤其对于肿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基因药品和基因诊断是当今医药卫生产业的重要发展领域,而基因专利则是基因药品和基因诊断专利组的核心。作为上游专利,基因专利能够轻易影响着所有相关的基因药物。通过对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和授权许可标准进行有效分析,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国药品专利的法律依据,也有利于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在制药产业当中的应用。此外从欧美国家实践中对基因专利的规范做法,如设备实验例外原则的适用、平行进口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的补充等,可以吸取这些基因医药产业相对先进的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在这类案件的司法实践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基因医药产业的有序发展。本文以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和许可标准为核心,对基因专利的内容揭露义务、权利要求和美国基因专利授权实质要件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判决做重点讨论,并结合欧美国家实践中对基因专利的限制性规定和判决,进一步讨论基因专利在实践保护中应当采取的做法。论文总体分为五章如后。第一章在总体上对基因专利进行简单介绍。主要通过叙述基因专利定义、种类和发展趋势,以及当今世界公共卫生议题因基因药物需求,所呈现出基因专利的基本情况。同时还介绍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基因立法现状,并重点描述《TPP协定》生效后对基因生物及药品产业的影响。第二章是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和许可标准。该部分是本论文主要核心,也是基因专利及其相关产业研究的基础部分。在论述思维上,就权利范围方面,本文主要包括内容揭露义务、权利要求及范围二方面,其中专利内容揭露要求又包括“确定性要求”、“书面描述要求”、“可实施性要求”、“最佳实施例要求”四个方面,文章主要以美国专利法中相关规定为主,引述‘'Eli Lilly案”等典型案例,具体对“书面描述要求”和“可实施性要求”进行分析;另外,权利要求部分则根据基因专利的特殊性,主要就功能性描述权利要求及类权利要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因在功能性权利要求及类权利要求中大量出现专利保护范围扩大的实践情况,致使基因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模式在发展上逐渐由“产品绝对保护”演变为“功能限制保护”。而在授权许可标准方面,则是专利传统定义中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含,在通过具体分析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典型案例,对专利实质审查标准进行深入理解,逐步以形成本章的论述架构。第三章主要就基因专利限制部分进行论述。近年来,美国在专利立法上对基因专利运用原则上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试验例外原则”,二是对‘'Bolar例外”条款的应用方面较传统观点上给予限制。本章主要通过对典型案例‘'Integra v.Merck案" 和 "Proveris v.Innovasystems案”的具体分析来呈现这个限制的思维,藉以逐步厘清美国法院近年在实践上,对这上述两个不侵权抗辩理由的适用条件。另外,就美国法院实践发展上,在部分案例中也可以发现在基因专利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基因专利商品平行进口制度等的限制,也是对基因专利在权利要求限制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样的,也在美国法院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四章主要就基因专利保护进行论述。就专利客体不同,基因专利保护同样也被分为产品保护和检测发明保护两方面。基因产品发明专利主要以转基因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为代表,本章通过分析美国、欧盟两个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在不同时期立法上对这两种商品专利的不同态度,藉以预测未来世界各国对基因产品发明的立场变化。另外,在基因专利的权利请求基础中,天然核苷酸序列专利在宣告无效后,通过基因检测发明来取得专利基础性,是基因领域专利中,实务上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因此,本章第二节以基因检测专利的审查标准和条件,在专利发明性方面结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实践见解,对基因检测发明专利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厘清基因检测专利的标准条件。本文第五章就全文进行总结,藉以通过前面四章中分析的有关案例和制度,总结出部分发达国家在基因专利立法上的规制,以进一步思考对我国在相关立法的启示,并在该基础上,就我国专利法在基因专利立法中是否存在不适宜条款进行反思。
【关键词】:基因专利 类权利要求 专利审查标准 内容披露义务 设备实验例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2
【目录】: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8-10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引言14-16
- 第一章、基因专利概述16-25
- 第一节 基因专利的定义、种类和发展趋势16-20
- 一、基因与基因专利的定义16
- 二、基因专利的种类16-17
- 三、基因专利的发展和趋势17-20
- 第二节 公共卫生议题中基因医药专利的特殊性20-21
- 一、公共医疗卫生中专利产品的不可替代性20-21
- 二、基因专利在专利排他性的特殊化21
- 第三节 基因专利对专利立法的影响21-25
- 一、基因科技浪潮下的专利立法21-23
- 二、国际生物制药专利保护的最新成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3-25
- 第二章、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和许可标准25-51
- 第一节 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25-38
- 一、基因发明内容的揭露义务-以美国专利内容揭露要求为例25-31
- 二、基因发明中的权利要求和解释原则适用31-35
- 三、核苷酸序列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35-37
- 四、我国专利立法对基因专利权利范围的界定37-38
- 第二节 美国专利法中基因专利的许可标准38-51
- 一、对基因专利实用性的判断38-41
- 二、对基因专利新颖性的判断41-44
- 三、对基因专利创造性的判断44-51
- 第三章、基因专利的限制51-64
- 第一节 研究工具使用例外原则对基因专利的影响51-55
- 一、美国专利法中实验使用例外原则的一般情形51-52
- 二、研究工具使用例外原则在基因医药领域的应用52-53
- 三、Integra v.Merck案和Proveris v.Innovasystems案53-55
- 第二节 基因医药领域强制许可制度的适用55-58
- 一、基因医药强制许可概述55-56
- 二、基因药物专利强制许可实践56-58
- 第三节 基因专利的其他规范措施58-64
- 一、专利审查规制58-60
- 二、Bolar例外条款规制60-61
- 三、对专利药品平行进口的要求61-64
- 第四章、基因专利的保护64-73
- 第一节 基因产品发明的保护64-67
- 一、转基因微生物专利的保护64-65
- 二、转基因动物专利的保护65-67
- 第二节 基因检测发明的保护67-73
- 一、美国专利法中关于医疗方法作为可专利客体的分析67-70
- 二、欧盟专利法中关于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的分析70-71
- 三、美国法院对基因检测发明专利的争议71-73
- 第五章、对我国的启示和反思73-80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基因专利立法对我国的启示73-75
- 一、确立与本国产业发展相适的基因专利保护范围73-74
- 二、对基因专利的进行合理限制74-75
- 三、严格规范基因资源的开发75
- 第二节 我国在基因专利立法上的反思75-80
- 一、我国基因专利领域立法实践中的不足75-77
- 二、对完善我国基因专利制度的几点建议77-80
- 结语80-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8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尧曾;;加强对方法发明的专利保护[J];工业产权;1988年03期
2 熊建军;;专利证券价值的选择与转移[J];河北法学;2014年03期
3 林爱红;;修改专利法及其实施办法 打击对专利的非法侵权、保护对专利的合法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5期
4 刘耀前;;专利知识介绍[J];湖北政报;1997年03期
5 ;含有专利内容的广告[J];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14期
6 周伟澄,周后元;药物研发有关的专利及法律[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04期
7 张清奎;浅谈抗“非典”斗争中的专利保护[J];知识产权;2003年04期
8 ;宁夏回族自治区专利保护条例[J];科技与法律;2003年04期
9 雷艳珍;;“问题专利”的法律规制[J];法治研究;2009年11期
10 张晓津;;为药品注册审批使用专利方法不构成侵权——评三共株式会社诉万生药业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娟;;标注保护期届满的专利标识之规制研究——兼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第一款[A];专利法研究(2012)[C];2013年
2 张玉瑞;;专利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1992)[C];1992年
3 薛俊英;;天然药物的开发与专利保护[A];2001’全国药用植物与中药院士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许艺;王丽;朱玉华;招阳;武敏;;浅析标准与专利的关系[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5 杨永梅;袁春晓;吕玲;;专利价值评估策略[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刘达;;开放经济下国家间专利制度差异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达;;开放经济下国家间专利制度差异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莉莉;金晓;;专利标识标注的探讨[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9 高卢麟;;论专利制度国际发展趋势与争论焦点——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有关专利部分补充条约(专利法条约)草案的认识和初步分析[A];专利法研究(1991)[C];1991年
10 杨U,
本文编号:1046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04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