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免责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17-11-07 03:09
本文关键词:论免责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法律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债务承担合同失效 债务承担 处分说 要约说 法律适用
【摘要】:债务承担作为一种特定的法律效果,所实现的是债务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移转,其发生基础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关于债务移转的合意。然而当此种合意因存在法定的瑕疵而导致法律关系有失效之虞时,其上所建立的债务承担的法律效果是否会随之轰然坍塌呢?该问题不仅涉及到特定法律体系下财产的变动及逆变动秩序,更深层次反映出特定法律制度下意思自治、个人利益、社会秩序的平衡状态。我国现行民法对于债务承担及其实现方式的规定较为简单,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应如何处理,理论和实务上均有不同观点。一类观点认为,应效仿德国法的处理模式,遵循处分行为无因性的处理模式,维护财产变动秩序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交易秩序。反对者则认为采德国法下的无因性处理模式既与我国现行财产的变动模式不符,又与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不符,弊端甚多。笔者认为,特定的法律问题必须置于特定的法律体系之下,才能清楚准确的看清其症结所在。债务作为债权的相对概念,其与债权是一体两面,债务发生移转,实质是财产发生的变动。因此,在处理债务承担及其逆向转化时,从根本上应遵循我国财产变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同时,应考虑到债务承担的特殊性,还应兼顾债务人、债权人及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利益。现行法对该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并不等于构成法律漏洞,在一定的法律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解释路径,可以在现行法下依法、妥当的解决该问题。为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论证笔者的基本观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本文的价值、创新之处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第一章为问题的提出。主要从收集的生效判决入手,表明现行法下,理论及实务操作中对于该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尚未实现。在第二章,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德国法体系下所遵循的债权处分说以及该说的适用前提和背景。同时,在该部分本文还分析了债权处分说在我国现行法下的适用情况,从而得出了现行法不能直接采用债权处分说的结论。而第三章,本文主要介绍了理论界早先提出的要约说,并分析了要约说的主要构架以及合理性所在。并通过对债权处分说和要约说的对比,得出了现行法下应采纳要约说作为理论解释前提的结论。在总结上述两种主要处理方式的前提下,本文在第四章提出了在现行法下解决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即采用修正后的要约说,并以法律解释的视角来实现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法律适用问题。第五部分作为本文的结语部分,概括了笔者的主要观点及其适用下的新论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朝琦;;探析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J];知识经济;2013年04期
2 戴红兵,陈发桂;债务承担新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王建文;论死者生前债务承担[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胡健;;论免责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5 鲁建法;一起借款纠纷案的剖析——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债务承担问题[J];西部论丛;2005年03期
6 张颖杰;万良杰;;国企出售与债务承担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03期
7 石涛锋;尹晓健;;债务承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及风险防范[J];河北金融;2007年08期
8 张振;;债务承担的性质认定问题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张文青;;并存债务承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韩文涛;;债务加入的学理探究与实务辨析——以一则案例为视角[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 高鑫;债务承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N];商务时报;2008年
2 张秋婷 肖s,
本文编号:115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5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