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论

发布时间:2017-11-07 11:42

  本文关键词: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论


  更多相关文章: 民法总则 意思表示 解释规则 类型化


【摘要】:《民法总则草案》设计的意思表示解释规则,可圈可点,但也有需要完善之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也要同时顾及表意人,应区分相对人为特定人与相对人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情形而设置有所差异的解释规则,视意思表示的不同类型而分别确定以"主观"意义为准还是以"客观"意义为准,视格式条款与普通条款的不同而设计有所区别的规则。应增设以法律的任意性规范、可推断的意思表示、补充(性)解释的解释规则以及沉默表示着何种意思的解释规则。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作者崔建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意思表示解释规则(草案)及其评论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于2015年4月18日定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征求意见稿),于其第六章“法律行为”中专设第三节“意思表示的解释”,包括两个条文,其一是第130条,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涛;;意思表示解释规则在民法典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2 曲文哲;;浅论法律行为解释的规则[J];黑河学刊;2009年06期

3 高建军,王一s,

本文编号:1152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52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