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司法认知

发布时间:2017-11-18 08:23

  本文关键词: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司法认知


  更多相关文章: 应收账款质押 质权人 优先受偿权 质押登记 质押合同 出质登记 物权性 实质审查 基础合同 买卖合同


【摘要】:物权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了应收账款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这表明登记是应收账款质权生效的要件之一。但是,物权法关于质权设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与物权法配套适用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又规定,办理质押登记的征信机构并不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负责,故司法实践中常发现真实权利状态与登记权利状态不一致的情形,导致当事人对应收账款质权的成立产生争议。应收账款质权兼具物权性和债权性的双重特征,出质人与其债务人之间的基础合同是实现应收账款质权的前提。质权人以质押合同及质押登记为依据向基础合同债务人主张债权的,并不能以此约束基础合同债务人,债务人仍可以此抗辩,阻却应收账款质权的成立或实现,因此,质权登记并不等同于确权。在当前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人民法院应结合具体案情对应收账款质权的成立与否进行必要的实质审查,特别是对有争议的应收账款不能仅凭登记的状态确认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作者单位】: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物权法实施前,应收账款在我国只是作为会计学上的一个概念被应用,而没有作为一种融资担保的工具发挥其潜在的价值。2007年物权法正式实施,历史性地将应收账款吸纳为权利质押的范畴,为经济主体的融资拓宽了新的担保渠道。中国人民银行也适时出台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圣平;秦鑫;;应收账款出质登记制度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葛力伟;段维明;张芳;吴中明;;析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的立法缺陷[J];金融论坛;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磊;;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司法认知[J];人民司法(应用);2016年34期

2 王乐兵;;金融创新中的隐性担保——兼论金融危机的私法根源[J];法学评论;2016年05期

3 钱瑾;;应收账款权利冲突的优先规则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6年04期

4 高圣平;;应收账款质权登记的法理——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修改为中心[J];当代法学;2015年06期

5 欧超荣;叶知年;;论我国应收账款质权制度之优化[J];东南学术;2014年06期

6 牛世杰;顾科;;动产融资登记公示系统应用情况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征信;2013年10期

7 朱迎萍;;商业银行对瑕疵抵债资产的管理及其权利实现[J];甘肃金融;2013年04期

8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朱玲;;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应用探析[J];征信;2013年03期

9 陈福录;;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及其对策:银行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10 陈福录;;从银行视角试析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及其对策[J];武汉金融;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圣平;;担保物权的行使期间研究——以《物权法》第202条为分析对象[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葛力伟;段维明;张芳;吴中明;;析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的立法缺陷[J];金融论坛;2008年02期

3 何正启;韩晓莹;;银行如何应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J];银行家;2007年12期

4 黄辉;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立法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亮;;对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法律思考[J];现代金融;2008年12期

2 任兰英;;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法律意义及其风险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3 陈珊;;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之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8年06期

4 冯灼兰;;论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6期

5 张珩;谢丽琴;;银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分析及其对策[J];南方金融;2008年07期

6 杜啸尘;李成龙;;应收账款质押若干问题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黄海涛;;银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2期

8 倪凤s,

本文编号:1199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199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