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机制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机制的完善 出处:《湘潭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规模侵权 损害赔偿的社会化 多元化救济机制
【摘要】:大规模侵权是随着工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可谓普遍存在。大规模侵权至今并非法律术语,而仅是对侵权行为一种大量存在的特殊状态抽象概括出来的一个名词。大规模侵权与一般侵权不同,其损害程度深远,社会影响恶劣,传统侵权法已无力应对,如何及时有效地挽救大规模侵权造成的损害,是我国侵权领域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因大规模侵权救济机制的探究,对侵权人、受害人、社会、政府乃至《侵权责任法》都具有重大意义,显得十分必要。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工业化,法律制度更为完善,在大规模侵权的救济方面有着更丰富的经验。比较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应对大规模侵权大有裨益。通过比较分析主要英美法系国家和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的大规模侵权救济机制,得知以上国家对大规模侵权损害的有效救济主要得益于完善诉讼制度和社会化救济模式等受害人民事救济制度。在我国当前实践中,大规模侵权的救济仍以行政为主导,政府救济虽然效率高、成本低、能迅速化解社会危机,但是由于政府未厘清其角色定位,使得其救济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社会效果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且对侵权人的惩罚力度不够,不利于防范大规模侵权事故的发生。其次,还存在当事人范围不明确、因果关系难以认定、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多方主体利益难以平衡、现有纠纷解决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缺陷与困难。大规模侵权在本质上是侵权行为,应当充分发挥侵权责任法应对大规模侵权的预防、救济与惩罚功能,但是传统侵权法以“保障私权”为救济理念,而大规模侵权侵害双重客体,不仅损害个人利益,更侵犯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大规模侵权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此外,传统侵权以“责任自负”为制度框架,而这对大规模侵权的受害人而言,在侵权人无力赔付的情况下,其救济毫无保障,且通过诉讼方能获得的赔偿,具有滞后性,不符合大规模侵权救济必须迅速及时的特点,因此有必要通过责任保险制度、损害赔偿基金等风险分散制度将损害赔偿予以社会化。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构建完善以侵权责任法为主、以损害赔偿的社会化为辅之多元化救济机制。
[Abstract]:The large - scale tort is not a legal term , bu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in China ' s tort . In addition , the author tries to construct a diversified relief mechanism based on the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compensation fund ,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law of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damages .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秀君;对我国政府采购救济机制的法律检讨[J];中国政府采购;2003年07期
2 卢圣可;浅谈我国的政府采购救济机制[J];中国政府采购;2005年03期
3 王周欢;葛敏敏;;政府采购救济机制比较研究(下)[J];中国政府采购;2006年01期
4 李健;;银行法律纠纷救济机制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5期
5 刘凤歧;杨希军;;从“汉军”退赛浅谈中国足球纠纷救济机制[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6 何红锋;;救济机制是各方权责的“平衡木”[J];中国招标;2011年25期
7 刘涛;毕可志;;转型中国的政法救济机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徐舟;;WTO《政府采购协议》救济机制浅析——面向供应商的救济机制(上)[J];中国政府采购;2012年12期
9 尤明青;;论环境污染健康损害救济机制之完善路径[J];环境资源法论丛;2010年00期
10 孙玉荣;;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之多元化救济机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仁周;单飞跃;;会计假账法律治理论[A];财税法论丛(第3卷)[C];2004年
2 龚袭;袁春红;李希昆;;土地污染中的救济问题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州大学 宫长瑞;构建雾霾侵害救济机制的两点认识[N];安徽日报;2014年
2 赵秉志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冤错案件救济机制的完善[N];法制日报;2013年
3 傅达林;以多元救济机制化解矛盾纠纷[N];工人日报;2007年
4 韩莹;对华“双反”接二连三 亟需建立贸易救济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5 吴学安;与其夫妻“互查”不如完善救济机制[N];经济参考报;2011年
6 吴睿鸫;廉租房退出和救济机制应一并架构[N];中国商报;2010年
7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法治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周贤日;欠薪保障基金:一项长效的社会法救济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陈丽平;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N];法制日报;2014年
9 北京证监局;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N];中国证券报;2014年
10 宋华琳;美国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为社会保障金把好最后关口[N];中国社会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明;我国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损害救济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袁鹏;论大规模侵权及其救济机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3 余俊;土地征收救济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季超逸;我国刑事冤案救济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5 刘青松;刑事冤假错案成因及救济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6 孟寅;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王科;纯生态损害救济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中山;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9 林卉荔;大规模产品侵权损害救济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叶朋;论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机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9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0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