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8-01-18 02:18

  本文关键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 出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过失相抵 未成年人 分配正义 利益动态衡量


【摘要】:过失相抵规则是民法私法自治原则、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过失相抵规则的法哲学基础是矫正正义观。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一方面,未成年人不应对其监护人的过错负责;监护人确有过错的,可以酌情适当减轻侵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在侵害十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中,对受害未成年人一方自身过错不适用过失相抵规则;在侵害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中,对受害未成年人一方自身过错适用过失相抵规则酌情适当减轻侵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就"酌情适当减轻",应该运用利益动态衡量方法,结合案例指导制度,揭示所酌之"情"和所减之"度"。
[Abstract]:The rule of offset of negligenc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of private law of civil law,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The legal philosophy foundation of the rule of fault offset is to correct the view of justice. On the one hand, in the case of infringing minors. A minor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ault of his guardian; If the guardian is really at fault, he may, as appropriate,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liability of the infringer for damag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case of infringement of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s under the age of ten. The fault offset rule shall not be applied to the victim minor's own fault; In cases of infringement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s over the age of 10,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ault offset rule to the injured minor's own fault shall, as appropriate,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liability of the infringer for damages... We should use the method of dynamic measurement of interest, combined with the system of case guidance, to reveal the "feeling" and the "degree" of the a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课题编号:13&ZD150) 教育部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一、过失相抵规则与矫正正义观(一)过失相抵规则的基本概念根据过失相抵规则(也称为“与有过失规则”),在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中,当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存在过错时,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行为人的责任。过失相抵规则是民法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侵权责任法》第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啸;;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王雷;;亚里士多德的平等观及其法律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王雷;;论青少年民法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王言峰诉山东栖霞市电业局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抗诉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华;;君子协定的法律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2 李剑;;论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兼议《产品质量法》第42条与第43条的关系[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3 杨巍;;浅析人事保证的性质——对我国应否建立人事保证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4 褚端;;论我国民法时效利益之抛弃[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5 车辉;;试论我国劳动合同的保证担保[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王利明;;论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7 张照东;;我国人事保证的司法实践与立法完善[J];东南司法评论;2014年00期

8 屠振宇;;隐私权:从民事权利到宪法权利——兼议民事权利与宪法权利的关系[J];金陵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易军;;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10 刘生亮,韩迎春;论人事保证[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高宇;理念·功能·技术:意思自治原则的伸展与评鉴[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福友;侵权行为法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晓阳;民法上的时间[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怀勇;公司自治限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胡君;原则裁判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宏渭;连带债务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林宗;人事保证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玲;好意同乘民事责任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3 闫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寅;产品自身损害侵权责任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丁盛;雇主替代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谭雪梅;空白票据补充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姜建欧;论网上购物格式条款[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西;第三人与有过失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陈殿生;建立我国民诉第三审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张国权;受害人过错民事责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雷;;见义勇为行为中的民法学问题研究[J];法学家;2012年05期

2 崔建远;;中国债法的现状与未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马旭诉李颖、梁淦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6年01期

4 程啸;;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失相抵制度[J];清华法学;2005年01期

5 韩世远;;损害赔偿:中国法的体系、问题与立法改进[J];学海;2006年01期

6 王利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构建——以救济法为中心的思考[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7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功能定位、利益平衡与制度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江娅;;论个人道德责任的根据[J];哲学动态;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公幸,邢乐勤;过失相抵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运用[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张倩;;论我国合同法中的过失相抵规则[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3 李璐;臧小昊;;过失相抵规则在高度危险责任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3年05期

4 楼淑馨;;过失相抵规则之与实践应用[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09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勇军;;过失相抵规则在特殊侵权中的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梁慧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合同法不承认过失相抵规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彭辉;侵权责任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4年

3 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孟崭;过失相抵规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N];上海法治报;2014年

4 刘雁兵 陈军校 刘昆明;无过错侵权责任中的“过错”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祁雪冻;过失相抵原则难适用道交法第76条应修改[N];法制日报;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明;论侵权法中的过失相抵规则[D];烟台大学;2009年

2 常青;侵权法中过失相抵规则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李红军;论过失相抵规则在我国的适用[D];湘潭大学;2009年

4 张越;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黄坚;论侵权法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1年

6 李晨辉;侵权损害赔偿中的过失相抵规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晶晶;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失相抵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孙天姝;论过失相抵规则[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郭瑶;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D];新疆大学;2014年

10 张更娇;过失相抵规则在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的适用[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39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39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