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下的个人信息权保护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云计算 个人信息权 隐私权 出处:《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其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我国国家崛起战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及其技术运用给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云计算”这一具有现代信息服务的技术形式,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深深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说云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依赖网络数据传输、计算、存储的技术中,个人信息作为连接互联网与消费者或者说个人信息权利人的一个重要元素,就会直接暴露于云服务的提供者,间接的暴露于其他可能获取个人信息的人,这种新兴技术不断的对个人信息保护做出挑战的情况下,我国尚未制定一部专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那么制定出一部与时俱进并具有前瞻性的对个人信息权法进行很有必要。本文从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属性和保护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个人信息权的权利来源与法律属性。由于个人信息权在很多方面与隐私权产生了极大关联,更有部分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采用将个人信息视为隐私权保护的实例。但实际上,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虽然存在很多联系,但其二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将个人信息权视为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方式,虽然符合实用主义精神,但这种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对两种权利进行界分和探讨,以探讨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结合技术发展的背景,本文总结了再云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侵权的特点,并逐点支出,在该背景和形式下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今世界已有部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立法,本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法系的立法模式各取一个代表进行比较,为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找出其中的不足。另外从行政作为和行政立法的角度,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行业自律、个人意识、立法规制等层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建议。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it not only occupie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national rising strategy of our country, but with the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d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Cloud computing", a technological form with modern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the unconscious has deeply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Can be said that the cloud computing era has come, in this dependence on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computing, storage technology. Personal information,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to connect the Internet with consumers or the right holder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ill be exposed directly to the providers of cloud services and indirectly to other people who may obtain personal information. This emerging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challenging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China has not yet formulated a special unified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law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 which is forward looking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legal attribute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urces and legal attributes of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Because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right of privacy in many aspects. In some countrie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regarded as an example of privacy protection. But in fact, there are many links between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s and privacy rights,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very obvious.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as a way to protect the right to privacy, although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 pragmatism, but this way also has many drawbacks, the two rights are divided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fringe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cloud era, and point by point expenditure,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 under this background and form; Nowadays,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 have legislated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legislative models of the two major legal systems of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respectively with one representative. For 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egislation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an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ad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acts an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put forward their own suggestions, and self-discipline in the industry. Personal awareness, legislative regulation and other level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s comprehensive as possible recommend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红英;黄慧;;论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权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09年20期
2 周毅;政府信息公开的模式选择:主体结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06期
3 杨宏玲,黄瑞华;信息权利的性质及其对信息立法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张靖钰;;个人信息权初探[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1期
5 张振亮;;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陈灿军;;网络信息权利的几个伦理问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黄倩;;关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权利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8期
8 张春春;;信息权力制约与信息权利保障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年05期
9 李国英;;信息权利的解释功能——“人肉搜索”的法律分析工具[J];金陵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郭鹏;;个人信息权及其欧盟保护[J];政法学刊;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平;刘建平;赵德关;袁海勇;陈素萍;刘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后评估调研报告[A];201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智慧;信息权利享有与义务履行[N];学习时报;2009年
2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杨智慧;实现信息权利平等享有的途径[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法律学者、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 许志永;中国和印度信息公开法律比较[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段伟文;科研伦理与信息权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杨智慧;应增强信息权利意识[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张杨 张立彬;做完整的信息社会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本版编辑 刘文杰 本报记者 李佳鹏 实习生 尹乃潇 于菲;政府信息公开能否落到实处[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方有明;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与利用[N];文汇报;2003年
9 安德鲁·普鲁兹 美国律商联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出版的网络化挑战[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10 记者 岳德亮 方列;限传“个人信息”是不是限制公共监督[N];经济参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辉;信息权利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涛;个人信息权的界定及其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阿娇;个人信息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彦斌;个人信息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杨兵兵;论个人信息权[D];山东大学;2013年
4 陈江;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14年
5 康竟之;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权的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马晓越;信息援助的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7 诸张赢;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黄晓丽;个人信息权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蒋超;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赵溪;个人信息权利化及私法保护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83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8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