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人格独立的法律内涵及其损害赔偿——以“冒名上学”案与基因风险情势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16 19:00

  本文关键词: 人格独立 人格权 一般人格利益 冒名上学 基因风险 出处:《河北法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冒名上学"案中的侵害客体正是人格独立。在基因时代,人格独立还面临着在基因层面被侵害的潜在风险。法律主体的人格独立是其享有一切权利和利益的基本前提。所谓人格独立,即特定人格的固有、唯一和非依附性的存在,它是主体性的一种彰显。人格独立是一般人格利益的首要内容,在法律上最终寓含着深刻的尊严价值,并呈现出综合性、符号性等的外观。人格独立的损害赔偿要在个案中进行合理的利益权衡,根据具体事实确定可予救济的损害及其范围。个案中的利益权衡,有助于实现侵权责任法对人格独立利益的保护和救济,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尊严。
[Abstract]:The infringing object in the pseudonym to school case is the independence of personality. In the genetic age,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also faces the potential risk of being infringed on the level of genes. The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of legal subjects is the basic prerequisite for them to enjoy all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so-called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is the inherent, unique and non-dependent existence of a particular personality. 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subjectivity.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is the primary content of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interests, and the ultimate legal implication of the profound dignity value, and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The appearance of symbolism and so on. The personality independent damage compensation should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benefit balance in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facts to determine the harm which can be remedied and its scope. It is helpful to protect and remedy the independent interests of personality in tort liability law, and the ultimate aim is to safeguard human dignity.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基金】:上海市法学会2014年十大理论法学研究课题《基因医学研究多维风险的法律控制》阶段成果
【分类号】:D920.5;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康;;从生活事实到一般人格利益的法解释学基础——以“冒名上学”案中侵害客体的界定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2 王康;;基因权的私法证成和价值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红;;论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之保护手段——以对“齐玉苓案”的再检讨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年04期

5 ;齐玉苓诉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05期

6 王康;;基因平等权:应对基因歧视的私法政策[J];东方法学;2013年06期

7 王康;;基因权的私法规范:背景、原则与体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王康;;基因公开权:对人类基因的商业利用与利益分享[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宕子;;不能让“荣幸门”背后的黑手“躲猫猫”[J];观察与思考;2009年10期

10 张宏;;基因隐私权的法学思考[J];河北法学;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6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康;;位格伦理视角下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基于主体客体化的背景[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张建文;;公共档案利用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看《档案法》的修改[J];北京档案;2008年07期

3 熊,

本文编号:1516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16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