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物招领付费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 有偿失物招领 道德标准 报酬比例 公平正义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素养并未上升到"圣人"的高度,拾而不还的行为在现实中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经中外对比研究,发现给予拾物人报酬请求权是解决该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而"拾金不昧"的道德缺失也为遗失物招领付费制度提供了土壤。遗失物招领付费的做法在法理和实践中均有可行性,但在报酬比例的认定及该权利的排除适用上须谨慎对待。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people's moral quality has not risen to the height of "sage". The behavior of picking up but not return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relatively common phenomenon in reality. It is found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moral deficiency of "picking up no money" also provides the soil for the system of lost and found payment. The method of collecting and paying for lost property is feasible in both legal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it should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remuneration and the exclusion of this right.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毅;道德理想与世俗规范的交融——关于遗失物拾得立法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俊生;;我国现行遗失物拾得立法的问题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2 陈凤贞;;论遗失物权属规则的建立[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解静;;论我国的遗失物拾得制度[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杨会;;论遗失物的所有权归属——评《物权法》第107条与第113条[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伍治良;伍睿;;系统治理视野下遗失物追回的立法局限及其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6 王小兵;;遗失物拾得制度之我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大兴;遗失物取得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杨芳;遗失物拾得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海燕;对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的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曾东林;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张守波;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林坤;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沈艳君;拾得遗失物的处理方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8 美尔瓦提.胡马尔;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的失物招领中心[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3期
2 ;环球采撷[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8年07期
3 周曙,杨武,扬帆,徐卫东,王社潮,李峰,王婉云;失物招领该不该收费[J];法律与生活;2003年17期
4 林海纵;有偿失物招领:令人担忧的“创举”[J];江淮法治;2003年12期
5 阎菲;;日本的小型失物招领中心[J];乡音;2004年05期
6 杨莹;高峰;李静;;“失物招领”专业户——意在招领“爱心”的蒋爱国[J];社会与公益;2010年04期
7 殷孜涵;;尴尬的“有偿招领”[J];江淮法治;2012年06期
8 余平;在美国做好事为啥感到“别扭”[J];华人时刊;2005年11期
9 高宏伟;;众说纷纭:“有偿招领”公司到底该不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07年03期
10 余平;在美国做好事[J];科学与文化;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国栋 江苏泗阳县法院法官 赵春秀;面对法律,“有偿失物招领”何去何从?[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周文馨;有偿失物招领法律路径有空白[N];法制日报;2007年
3 屠国玺 王文娟;捡到东西奖现金:有偿失物招领服务部的是与非[N];西部时报;2006年
4 李舒;迎奥运,北京开通失物招领挂失“双语平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秦千桥 李青松 实习生 刘子川;武汉复设“拾遗招领处”[N];湖北日报;2009年
6 汪挺;失物招领公司改造传统美德[N];中国商报;2003年
7 胡艺;有偿失物招领值得尝试[N];中国商报;2010年
8 唐大瑜;失物招领市场化现状探究[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李苑;有偿失物招领:该不该管起来?[N];文汇报;2011年
10 苗青 周长栋 张勇;徐州人开办“失物招领业”[N];江苏经济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德荣;失物招领公司运营行为的民法规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1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21156.html